(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省人大代表倪玉军
畅通旅游路 资源变资产
7月15日,省人大代表、张北县郝家营乡西高庙村党支部书记倪玉军(右一)与施工人员讨论民宿的规划建设细节。 吴孟忱摄□本报记者 霍相博
夏日的张北草原,天气凉爽,草甸青翠,正是旅游的好时节。
7月8日,在距离张北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不远的仙云跑马场,省人大代表、张北县郝家营乡西高庙村党支部书记倪玉军跟正在整理马具的村民席满兵攀谈起来:“你家的生意最近咋样?有啥难处需要村里帮助吗?”
“生意挺红火,平均一天能接待七八十名游客。”席满兵笑着搭话,“进入旺季后游客数量不断增长,我家的收入也跟着提高,每天都高兴着嘞。”
西高庙村与张北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仅一河之隔。但在几年前,村民们守着这块旅游宝地却吃不上“旅游饭”。2018年,在北京创业20多年的倪玉军回村任党支部书记。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民依托景区资源,打通致富门路。
“村里的路不通景区,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哪有游客愿意来”“村里既没饭店也没宾馆,即使游客来了也留不住”“除了在路边卖点土特产,咱还能干啥”……为发动大家发展旅游业,倪玉军挨家挨户地听想法、问意见,把笔记本勾画得密密麻麻的。
“交通不便、思想保守,是阻碍大伙儿增收致富的主要原因。必须打通村里到景区的道路,同时改变村民因循守旧的老观念。”倪玉军告诉记者。
村北的小矮桥是通往景区的必经之路,一到雨季,河水常常漫过桥面,人、车都无法通行。“能不能在修路的同时,再建两座桥?”规划道路时,不少村民这样建议。
把大伙儿的期盼变为现实。在倪玉军的积极争取和协调下,两座新桥先后建成,游客和村民往来景区有了“快车道”。“如今,我步行十分钟就能到景区,经营马场更方便了。”席满兵说。
道路通了,思路也活了。近两年,村民们从张北草原音乐节中嗅到了商机。每当乐声响起,大家除了沿途售卖特色手工艺品,还为音乐节提供餐饮和保洁服务。“去年音乐节期间,我家3天卖了6000多份盒饭,收入十分可观。”村民席满福笑着说。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创新思路,把资源变成资产。“我们村常住人口166户280多人,有不少闲置院落,许多村民愿意流转出来挣租金。”倪玉军说,为了盘活这些“沉睡”资源,去年开始,他积极推动民宿改造,目前已流转10多个院落,全部交由专业设计团队进行改造。
记者在村里采访时看到,一座外观古朴、内部现代的农家小院正在加紧施工。“这是我们打造的民宿‘样板间’,在保留传统乡村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还配备了无线网络、智能灯控等设施,能为游客带来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倪玉军说。
以特色民宿带动特色采摘、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倪玉军对未来充满信心:“接下来,我们要想方设法把‘旅游饭’做得更丰富、更美味,进一步拓宽老百姓的增收致富路。”
下一篇:浪涌成功志 潮连两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