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她是从柜面一线走出的业务先锋,以钻研精进本领;她是兢兢业业的行保骨干,以实干诠释忠诚;她是独当一面的支行行长,以业绩撑起发展新篇。她的每一步足迹都与苏州分行的发展紧密交织,都展现了银行人的风采。她,就是江苏银行苏州姑苏支行行长沈萍,曾获苏州市“最美银行人”“最美劳动者”称号。
开拓:源于锲而不舍的努力
2022年10月,沈萍调任姑苏区任金阊支行行长。此前,她干过柜面、干过零售网点负责人、干过行政内勤,但就是从未接触过公司和普惠业务,还得有个熟悉的过程。然而,支行地处老城区,业绩持续下滑,公司业务和普惠业务尤其落后。这样的形势让她没有多的时间来适应。
沈萍在调研谈话中发现,因长期业绩不佳,支行员工普遍缺乏信心和目标感,存在“躺平”心态,对指标麻木、执行力打折、中层干部缺位、团队协作近乎为零。怎么办?面对发展困境,她正视问题,迎难而上。到任最初三个月,在走访客户的路上、在会议间隙,她挤出一切时间钻研业务,包里始终放着文件资料和笔记本,随时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咨询。最终,她找到了发展定位、打开了破题思路,决定先当好“战斗员”,带头拿下几个大项目来鼓舞士气。
某集团与支行中断合作三年。沈萍到任后,多次主动联系预约拜访,可对方要么答没时间,要么回复已与他行合作。碰壁多次,沈萍并不气馁,带领团队用一周时间,为其精心制定了一份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拿着方案,她赶到该集团楼下恳请见面。拗不过沈萍的执着,双方约定面谈十分钟。正是这十分钟重启了支行与该集团全面合作的大门,支行当月即为集团本部和旗下两家子公司放款超5000万元。
经过一年时间的调整,支行各项业务逆风翻盘。2024年起,支行大公司业务稳居分行前五名;2025年,金阊支行首次获评“苏州分行先进集体”。
管理:凝聚真抓实干的合力
对于支行行长,相比单兵作战、冲锋陷阵,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往往更具挑战。如何带队伍?在成功拿下几个大项目后,沈萍把工作重心放在重塑支行“精气神”上,迅速点燃了“三把火”。
沈萍的第一把火烧在了排兵布阵。她与每位员工进行了一对一深度沟通,倾听心声和痛点。对各业务团队负责人明确权责边界,赋予其在合规前提下更大的决策空间,同时要求他们对本团队业绩与队伍状态负全责;对明显不胜任的团队负责人果断进行岗位调整,给有潜力的年轻骨干成长空间。
第二把火瞄准督导赋能。每周固定召开“网点负责人+团队负责人”学习例会,这不仅是指标追踪会,更是总分行政策传导会、问题解决会、经验分享会、能力提升会。她引导各团队提出难题,鼓励共同出谋划策,并亲自示范如何分析问题、制定策略、辅导下属。
第三把火指向内部协同。她要求公司团队取得突破性合作后,必须同步与零售团队共享客户基础信息与潜在金融需求。对重点客户成立攻坚小组,由支行行长室牵头,集中资源协同突破,并将成功经验实时分享。
一段时间后,“三把火”淬炼出了执行力,成功激活了这支曾经暮气沉沉的团队。
清欠:需要敢打硬仗的勇气
风控是银行的“生命线”。到任之时,沈萍便将风险防控与不良清收作为首要工作来抓。
某公司的1000万元逾期贷款是支行迟迟得不到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因法定代表人离世,企业失去掌控,内部矛盾、家庭纠纷纷纷暴露,支行的清收过程阻碍重重。面对企业的各种不配合,沈萍沉着应对,在反复博弈中坚守支行利益,并寻求分行保全部的支持,根据企业情况制定了“两步走”的清收方案,诉讼与处置同步进行,多方沟通协调、全程跟踪进展。经过数月努力,终于全额收回本息,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干了三年支行行长,经她手从未出现过一笔呆账,管户不良率始终低于全行平均,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金融风险“守门人”的担当。
正是有了沈萍的各种努力,如今支行的“精气神”回来了,执行力上去了,协作顺畅了,能力提升了,业绩的改善就成了水到渠成的结果。2025年4月,金阊支行与姑苏支行合并,部分员工要调任他行。行里商量人员去留时,支行干部员工明知姑苏支行遗留包袱较多,重新起步困难重重,但都纷纷表示愿意接续奋斗,与沈行长一起再造一个业绩标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