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交通和属地城管部门联合对违规“亲子单车”进行清理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交通执法人员对违规投放的“亲子单车”进行取证调研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京城多个核心景区出现了违规投放的“亲子单车”。这类单车不仅 “价格刺客”现象频发,还存在违规投放、无照经营、交通违法等诸多违法违规行为。为维护核心区正常秩序,维护游客正当权益,本市交通、交管、城管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行动,截至目前已累计清理1000多辆违规 “亲子单车”,有效遏制了乱象蔓延趋势。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为揪出违法运营商家,交通执法人员不但扮成游客四处“套话”,还通过“鹰眼”辅助找出被藏匿起来的车辆。
现象
亲子单车存在多种违法违规行为
自今年6月份起,故宫、北海、景山等核心景区周边,开始大量出现“亲子单车”。从颜色上看,有粉色、蓝色、紫色,还有黄蓝相间等多种颜色;从类型上看,存在三个座位和两个座位等不同规格。其中,蓝色款与哈啰单车极为相似,紫色款则与美团单车近期在清华校园内投放的单车极为相似。
眼下正值暑假,北京各热门景区吸引了大量亲子家庭前来打卡,而这些可以载人的“亲子单车”,就有了一定的市场。6月初,在南池子大街等路段,经常出现十几辆单车同时骑行的现象。经交通部门初步统计判断,当时核心区“亲子单车”规模超过1000辆,且还有加量投放的趋势。然而在商家自诩“真香”的背后,“亲子单车”却暗藏多种问题:违规投放、收费高昂、还车困难、存在安全隐患。
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十五支队技术大队副大队长杨腾达介绍,按照规定,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在投入运营前,应向市管理部门提交运营服务方案,按照要求投放车辆,并接受相关安全监督检查等。而目前投放的“亲子单车”并未进行备案,属于违规投放。甚至有部分个人未取得营业执照即经营“亲子单车”,属于“无照经营”。
根据《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自行车仅允许搭载一名12岁以下儿童,但“亲子单车”经常是多人同骑。同时,由于加装了多个座椅,“亲子单车”的操控难度也很大,遇到突发状况很容易发生危险。
从收费方面看,使用这些“亲子单车”需先缴纳100元押金,骑行服务费也高达30元/小时,且超过两分钟不足一小时也按一小时计费。此外,“亲子单车”还存在还车难的情况,很多车要求定点归还,否则要额外收取数十元的调度费。由于部分车辆“长相”酷似哈啰单车,哈啰客服经常接到游客投诉,运维人员也多次被游客拦下,称“找不到还车点”。
整治
联合执法半年多清理上千辆车
大批“亲子单车”违规投放,不但扰乱了核心区正常秩序,也侵害了市民游客的正当利益。为回应市民游客诉求,近期由市交通委牵头,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联合公安、交管、城管、市场监管、属地政府等多部门针对“亲子单车”违规投放现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十五支队副支队长伊红平介绍,截至7月16日,交通部门累计清理违规车辆800余辆,加上今年上半年陆续清理的,总计达1000辆以上,溯源锁定3家交易平台及19家违规经营主体,其中10家已完成约谈,并对“奶爸租车”品牌企业处以1.8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7月16日下午,北青报记者跟随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十五支队行动大队副大队长韩俊超,前往长安街、西交民巷、人大会堂西路、天坛路、体育馆路、东大地街、南河沿大街、晨光街等道路进行摸排,发现核心区“亲子单车”违规投放现象明显减少。但在紧邻王府井的晨光街,执法人员仍然发现了几辆藏匿的“亲子单车”,不过车身上的二维码变为私人微信,需要加微信才能租车。
17日下午,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十五支队再次联合属地城管部门,对违规投放的“亲子单车”进行清理,在磁器口地铁口旁和附近胡同发现并清理了7辆“亲子单车”。
伊红平介绍,目前“亲子单车”出现了两种违规投放新情况:一是部分商户采取遮挡二维码、加装链条锁等方式伪装成“暂停运营”;二是运营区域由核心区向海淀、朝阳、丰台等城六区外溢,圆明园、高校周边及奥体中心等重点区域成为新的违规投放点。
目前,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已要求各支队密切关注停运车辆动态,防止其重新投入运营。同时扩大巡查范围至城六区,重点加强高校、景区等区域的常态化巡查。“我们会持续加大整治力度,杜绝车辆向核心区回流。在其他区,发现一处,查处一起,确保城市交通秩序规范有序。”伊红平说。
特写
执法人员扮成游客摸排线索
那么,在“亲子单车”专项整治行动中,交通执法人员是如何锁定那些违规经营者的呢?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从6月初开始,作为行动主力的韩俊超便开启了“伪装者”模式,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换下制服穿上便装,装扮成要租单车的游客,走街串巷向不同商家询问他们的车辆运营情况。
通过走访摸排,韩俊超发现了不少“亲子单车”,并将线索同步给市场监管部门。“刚开始身份没‘暴露’时,我从经营者那里获得了不少有用的信息。不过在约谈阶段我们需要换上执法制服进行工作,他们很快就认出我来了。”韩俊超笑称,这一个多月以来,自己已经被很多商家列入了“黑名单”。
随着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深入,“亲子单车”经营者开始玩起“躲猫猫”,一看到执法车靠近就把单车藏匿起来。此时,光靠执法人员的两只眼睛和两条腿,显然并不能将它们一网打尽,为此执法人员用上了“鹰眼”——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十五支队技术大队成员孙鹏,借助系统内的无数摄像头在重点点位摸排,并把最新情况同步给韩俊超等一线执法人员。配电箱后、绿化带中、遮阳伞下……那些被藏得严实的“亲子单车”,很快便被“鹰眼”一一揪了出来。
“俊超,我看到你了,你掉头将车停放在辅路路侧车位上,看到那辆白车了吗?前面还有一辆黑车,车号是×××××××,你将车停放在两辆车之间,就能看到三辆紫色的亲子单车……”7月16日下午,在孙鹏的“遥控”下,韩俊超很快便找到了三辆“亲子单车”。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三辆车的配色为“清华紫”,上面印有“京行爽骑 清北折桂”“踏轮问鼎博雅塔”等标语,神似美团单车近期推出的高校款单车。韩俊超判断,从款式上看这些单车明显有向高校周边投放的趋势,他会将情况上报,“按照总队统一部署,属地支队也会投入到相应的执法检查中,杜绝这些违规车辆的投放蔓延趋势。”(记者 刘洋)
上一篇:小巴扎里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