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投产,广东崛起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
创始人
2025-07-17 19:45:54
0

南方财经记者程浩 惠州报道

日前,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投产。该项目一期包括年产160万吨乙烯的灵活进料蒸汽裂解装置,以及年产265万吨的聚乙烯、聚丙烯装置。

该项目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国家首批七个重大外资项目之一,也是近年来广东引进的百亿美元级落户项目之一。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幅提升我国茂金属聚乙烯、高端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等高品质原料自给率,进一步推动广东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减少高性能聚烯烃的进口依赖。

近期,广东在石化产业领域动作频频。不久前,位于揭阳市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的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宣布试产成功。

从全省来看,目前广东省已发展形成广州、惠州大亚湾、湛江东海岛、茂名、揭阳大南海五大炼化一体化石化基地和珠海高栏港临港石化基地,粤东、粤西两翼延伸的万亿级石化产业链正蓬勃兴起,产业集聚效能逐渐显现,以龙头引领、梯队协同、链群互动正在重塑大湾区石化新版图。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院长表示,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等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加速构建了广东新的沿海石化产业带,各石化基地在原料、产品、工艺等方面实现差异化发展。

“榕树效应”2.0版

沿着惠州石化大道中一路前行,一系列化工新材料企业映入眼帘,勾勒出一条从炼化到新材料的产业链。

自20世纪80年代末,惠州开启争取中海壳牌一期(原南海石化)项目落地征程。2002年11月,中海壳牌项目终于打下第一桩。大项目的“榕树效应”先后吸引带动巴斯夫、科莱恩、三菱化学等世界知名和行业领先优质企业落户,大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仅前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就有13家,呈现集聚发展态势。

大亚湾开发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作为全球知名的能源石化公司,埃克森美孚积极布局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5月,埃克森美孚高层首次来惠州考察,仅4个月后,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15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在惠州正式投产。受访单位供图

近年来,尽管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跨国化工巨头埃克森美孚却在中国市场动作频频,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从百亿美元级的惠州乙烯项目,到新建研发中心,埃克森美孚的在华业务布局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2020年4月22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举行“云开工”仪式。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总投资超100亿美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包括16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120万吨/年高性能聚乙烯装置、50万吨/年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等,预计2025年全面投产,年营收可达390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工业门类齐全、产业规模巨大,其中汽车、装备制造、家电、建材等行业规模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而石化产业中下游的电子化学品正可以为其提供原料和技术支撑。乙烯被称为“石化工业之母”,是有机化工最重要的基础原料。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项目生产的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高附加值基础化工原料,将广泛应用于消费品包装、工业包装、卫生用品、汽车、家电等领域。随着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减少高性能聚烯烃的进口依赖,为粤港澳大湾区塑料、服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提供关键支撑。

从生产制造到研发创新,石化巨头在惠州的产业布局不断加码。2023年2月,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研发中心启动建设。大亚湾研发中心项目配备了北美总部以外的首个聚丙烯中试装置,将加速差异化高性能聚丙烯的开发,专注于基础化学研发和产品工艺开发等领域,为亚洲市场提供更多创新的高性能聚烯烃产品及解决方案。

“大亚湾研发中心将强化本地产业链协同,推动高端化工新材料在中国制造业中的更广泛应用,推动中国石化行业价值链向中高端发展。”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军说。

“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投资占比近90%。”大亚湾开发区石化能源产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亚湾开发区依托产业链招商,大亚湾石化区已落户项目125宗,总投资3324亿元,形成碳二、碳三、碳四、芳烃、电子化学品等优势产业链。

数据显示,2024年,大亚湾石化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670亿元,增长13.9%。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已实现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38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而在距离大亚湾石化区直线距离10公里外,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规划面积30.2平方公里,已累计完成投资超180亿元,正加快打造“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

“一南一北”两个园区联动发展日益密切,惠州石化产业正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原料互供、优势互补、设施共享的深度一体化发展格局。

2024年7月,广东省发布《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赋予惠州“全球石化产业高地”的战略定位。《意见》提出,到2027年,石化产业形成乙烯540万吨、高端聚烯烃66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重点领域能效、水效达到标杆水平。到2035年,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跻身世界前列,建成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高地。

沿海崛起万亿石化产业带

作为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绿色石化是当前广东打造新增长极、锻造产业集群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自1955年,国家批准建设茂名石油工业基地,标志着广东石化工业正式起步。沿着产业版图,从珠三角向粤东、粤西两翼延伸,一批重大石化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加速成长。

近年来,随着世界石化产业重心不断东移,新一批由跨国巨头、国内央企主导的高端石化项目接连在广东落地建设,大项目带动产业链发挥经济乘数效应,正在广东更多城市上演。

在粤西,石化产业是当地经济基本盘。东华能源落户茂名,广州工控、美国霍尼韦尔、中核集团等众多下游企业也陆续布局茂名,成为广东石化产业版图的重要一极。在湛江,以巴斯夫一体化生产基地为龙头,正在将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打造成为绿色工业集中区,成为粤西石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粤东也是广东石化产业的新增长极。“超级链主”是设计规模达2000万吨/年炼油+260万吨/年芳烃+120万吨/年乙烯的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依托炼化终端产品“就地消纳、隔墙供应”招大引强,着力延伸芳烃、烯烃等下游产业,吸引了巨正源新材料、伊斯科碳四碳五、东粤化学废塑料综合利用等“强链主”项目落地建设,“一超多强”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作为粤东石化产业重要载体平台,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依托上游龙头项目生产的聚乙烯、聚丙烯、ABS等原材料,引进材料改性和高端注塑产品生产项目落户,正在构建以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为上游、化工新材料工业区为下游的石化产业集群。

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是广东五大石化基地之一,当地以炼油、乙烯项目为核心,推动产业链向下游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延伸,实现原料、废料就地转化、“隔墙供应”,中海油、恒力石化、壳牌、巴斯夫等一批国企、民企、外企汇聚成一条完整产业链,形成“优等生产业俱乐部”。特别是今年,埃克森美孚广东惠州乙烯项目、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相继落户大亚湾石化区,为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再添动力。

从湛江东海岛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到惠州的大亚湾石化园区、揭阳的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广东沿海加快落地。广东省已发展形成广州、惠州大亚湾、湛江东海岛、茂名、揭阳大南海五大炼化一体化石化基地和珠海高栏港临港石化基地,粤东、粤西两翼延伸的万亿级石化产业链正蓬勃兴起。

纪红兵指出,广东省石化产业经过高速发展,已形成了从上游原油炼制、烯烃芳烃生产到下游合成材料、橡塑加工、精细化工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数据显示,2024 年,广东省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超2万亿元,共有规上石化化工企业9800余家。全省炼油产能8775万吨/年、乙烯产能517万吨/年,芳烃产能495万吨/年,涂料、日用化学品、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塑料助剂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三。

当前,广东绿色石化产业以广州、惠州、湛江、茂名、揭阳为核心,形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迈入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行列。

纪红兵介绍,“龙头带动、园区承载、链式聚集”的发展模式,正让广东石化化工行业焕发新生,逐步形成粤东、粤西两翼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向珠三角产业链下游精深加工供给,珠三角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向粤东、粤西两翼先进制造业供给的循环体系。

未来,随着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中海壳牌三期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粤东、粤西两个石化产业新增长极接力发展,广东沿海将崛起一条万亿级石化产业带,加速重构全球石化产业版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去东案乡,在“天然氧吧”里纳凉... (来源:衢州日报)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胡宗仁 文/摄 实习生 徐艺菡 通讯员 祝雅斌  在常山县...
僵持1个月无奈再次加价,曼联已... 7月17日,江南都市报记者从直播吧了解到,曼联已经6500万英镑+500万浮动报价姆贝莫。这个夏窗,...
坚定信心 锚定目标 改进作风 ...   本报讯 7月17日,全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调度会在海口召开,推动各地各部门精准加力...
海南购彩者中“4+1”4注一等...   7月15日晚第25080期海南“4+1”开奖正选号码为“3 1 1 9”特别号码为“7”。当期我...
多地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夯实发展... 转自: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寇佳丽    近日,湖南、青海、河南等多地出台新的政策举措,旨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