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和创新药今天彻底爆了,多只千亿巨头历史新高。
截至收盘,沪指涨0.39%,深成指涨1.43%,创业板指涨1.76%,北证50指数涨0.86%,沪深京三市成交额15602亿元,较上日放量985亿元,两市超3500只个股上涨。
创新药彻底爆了
百济神州大涨10%
创新药板块中,迈威生物、维康药业20%涨停。热景生物、泽璟制药等个股盘中股价创历史新高。
港股百济神州大涨超10%,康方生物大涨10%,市值超12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三生制药也大涨9%。
今年二季度以来,创新药板块持续走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催化:
首先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据国家医保局7月15日消息,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日前启动,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的原则,科学确定采购品种。集采药品都是已经上市多年、过了专利保护期、多家企业生产的品种,也就是说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才会纳入集采范围,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
其次是龙头药企业绩亮眼,验证行业高景气度。药明康德日前发布中报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07.99亿元,同比增长约20.64%。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5.61亿元,同比增长约101.92%。此外,甘李药业、翰宇药业、圣诺生物等个股中报业绩预告也大幅增长。
最后是国际化突破加速。中邮证券统计, 中国在全球创新药BD(商务拓展)交易中的项目数占比从2019年的3%跃升至2024年的13%,金额占比从1%提升至28%。2025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授权输出)总金额更是已接近660亿美元,赶超2024全年BD交易总额,MNC(跨国公司)对中国创新药资产关注度有望延续。
湘财证券表示,2025年医保及商保目录调整工作开始启动,多元化支付制度有望正式落地,国内创新药市场规模有望迎来持续扩容。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产业运行趋势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的投资机会。
算力硬件股爆发
新易盛、胜宏科技历史新高
算力硬件股集体爆发,PCB、CPO方向领涨。截至收盘,满坤科技20%涨停,东山精密、广合科技等涨停封板。
新易盛大涨8%,续创历史新高,最新市值1823亿元,胜宏科技大涨超9%,市值超1400亿元。
消息面上,英伟达CEO黄仁勋今年第三次来华,抢占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7月16日,黄仁勋出席第三届链博会,黄仁勋表示,中国的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而开源同样是保障AI安全的关键。AI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并为中国卓越的供应链生态系统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就在前一天的7月15日,黄仁勋宣布将恢复H20芯片在中国的销售,并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且完全兼容的GPU。据悉,英伟达已收到大量H20订单,有企业表示正等待发货通知。
反内卷见成效
光伏连续大涨
光伏概念也集体上攻,联发股份连续3日涨停,天宸股份、东材科技、仁智股份、等也强势封板。
隆基绿能、晶澳科技、TCL中环等光伏龙头也纷纷上涨。
近来,光伏产业系列政策密集落地,直指“低价内卷”导致的无序竞争问题。工信部等部门通过提高产能门槛、规范市场竞争等举措,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多晶硅期货价格近期应声大涨,今日主力合约再度高开,盘中一度大涨逾7%,逼近上市交易以来最高点,自低点以来,不到1个月时间最高涨幅接近50%。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也显示,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4万元/吨—4.9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7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2.4%。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4万元/吨—4.5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5.2%。
硅业分会称,当前多晶硅价格虽已上涨,但基本面支撑薄弱,供需尚未实质性改善。价格真正走强的起点可能在于下游部分硅片企业因原材料成本高企且下游价格低迷而被迫停产或减产。
此外,光伏出海再传佳讯,日前中信博与上海电气正式签署沙特Sadawi光伏项目合作订单,项目容量2.3GW。Sadawi项目坐落于沙特东部,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相当于5700个标准足球场。作为继沙特PIF4-Haden项目之后,中信博在中东落地的又一单体规模超2GW的光伏项目。
Energy预测,到2030年中东地区可再生能源装机量有望超200GW,其中太阳能为主要增量。
华创证券指出,近期光伏板块反内卷呼声日益高涨,硅料收储、光伏玻璃减产,等使得光伏供给侧改革预期增强。未来随着行业自律的推进以及供给侧政策落地,行业供需有望改善,或带动产业链价格及盈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