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晋中日报
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不断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使古老的文明焕发出勃勃生机。
唤醒沉睡老屋 撬动振兴活力
近年来,乡村旅游持续火热、备受青睐。越来越多人告别喧嚣的城市,回到宁静闲适的乡村体验慢生活,近距离感受民俗文化,在青山绿水、虫鸣鸟啼中卸下烦恼和压力。
如何稳稳接住体验式旅游新需求,也接住村民们改善生活、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期待?晋中市昔阳县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立足本地资源、文化优势,特别是以古村落为载体,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自身价值,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大力开发古院古村文化的深度体验产品和衍生产品,打造“古院文化沉浸体验区”,让和美乡村因文化而飘香,因产业而兴旺。
活化利用的同时,晋中市深刻认识到传统村落生活方式的文化传承价值,是传统村落的主体与灵魂。为此,全市以文化赋能为传统村落注入发展力量,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土味道、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昔阳县界都乡长岭村利用本地资源传承传统酿酒技艺,恢复活化长岭村烧锅老酒传统工艺,走出一条传统工艺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新路子。自2018年量产以来,累计销售老酒8吨,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带动农民就业收入共计15万元。
追寻文明源流 丰富文化滋养
到张壁古堡,是一次与古老三晋文化难得的精神邂逅。
2006年,张壁古堡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政府支持下,民营企业家于2009年3月开始对张壁古堡实施保护性开发,不仅“突出古军事、恢复古村落、营造原生态”,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是多姿多彩、丰富厚重的三晋文化贯穿于始终、体现于细微,以张扬其多元厚重和丰富博大。
图为介休市张壁古堡 (来源:晋中市委宣传部)如今的张壁古堡,不仅让当地村民少有所学、壮有作为、老有所养,成为新时代乡村群众发展致富的一个缩影,还使千年古堡一扫历史尘封,建成了文化浸染、美丽富饶、生动鲜活的崭新乡村建设典范,绽放出熠熠生辉的时代光芒。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晋中市充分发挥各类博物馆的研究、展示、教育、交流等作用,不断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展现源远流长的文明历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市25家博物馆共开展线下展览47场、线上展览101场,社教活动1289场,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传承辐射超百万人。同时,晋中市积极推进博物馆上档升级,2024年市博物馆、平遥县文涛坊古兵器博物馆成功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介休市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市博物馆《繁花——火柴盒贴上的锦绣中华》获得山西省文物局2024年精品推介展览,文物活化利用展示平台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守护千年根脉 激活发展新意
天空中,直升机轰鸣,360度低空全景俯瞰下,平遥古城全貌如画卷般铺展,给游客留下独特的“云端记忆”;
夜幕中,焕真平遥数字艺术光影秀亮起,沉浸式数字影像交织,让游客在光影中穿越历史,邂逅科技与古韵交融的浪漫,全方位领略平遥魅力……
平遥是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雷履泰故居动态展示“汇通天下”的金融运作逻辑,马家大院修缮后成为解读晋商商业伦理的立体教科书……近年来,平遥县不断探索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不仅以古城墙、古民居、老传统、老手艺吸引世界目光,还不断丰富旅游新内涵,培育旅游新业态。
“金井市楼”文创雪糕、流麻星空平遥古城、双林寺同款韦驮、会开窗的市楼……一系列以平遥古城为IP的文创产品热销,许多省外游客慕名而来。这些文创产品,连接古今,既适应了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又让消费者在使用中接受文化滋养,成为无数人奔赴一座城的浪漫理由。(雷甫)
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