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码头到欧洲街巷:一场交付仪式为何成全球物流绿色转型的中国注脚?
创始人
2025-07-17 12:26:54
0

7月15日,300台上汽大通MAXUS eDELIVER3(EV30)纯电物流车从上海海通码头启程发往欧洲,这场看似常规的交付仪式,实则是全球绿色物流转型的一个关键注脚。

在欧盟 "碳中和" 目标与物流巨头电气化战略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正以技术突破与场景适配为钥匙,打开全球高端市场的大门。上汽大通与DHL的此次合作,不仅创下DHL欧洲市场最大规模中国品牌采购纪录,更折射出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新能源商用车赛道上的话语权跃升。

上汽大通MAXUS EV30交付仪式

全球绿色转型:新能源物流车已成刚需赛道

全球物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 "电气化革命"。欧盟严苛的碳排放法规与 "2050 年碳中和" 目标,直接推动新能源物流车从 "可选项" 变为 "必选项",而以 DHL 为代表的巨头绿色转型的目标则更为进取。这种转型不是被动应对,而是物流企业降本增效与社会责任的主动选择:电动化车队不仅能规避碳排放罚款,更能降低长期能耗与维护成本。

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的崛起,恰逢这场转型的窗口期。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中国在 "三电" 核心技术(电池、电机、电控)领域已形成深厚积淀,而商用车作为物流行业的 "工具属性" 载体,更需要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场景解决方案。以上汽大通EV30 为例,城市道路续航超400km,30分钟可充电至80%,精准匹配欧洲城市配送 "短距离、高频次" 的工况需求;6.3立方米的最大载货容积,可并排码放标准物流纸箱,直接提升装载效率——这些性能指标,正是为破解欧洲城配 "续航焦虑" 与 "效率瓶颈" 量身打造。

【上汽大通MAXUS EV30车队】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市场的高门槛从未动摇中国品牌的渗透步伐。从欧洲Euro NCAP 安全评级认证中不难看出,能进入欧洲的新能源商用车必须经过 "千锤百炼"。EV30 通过高压互锁技术与 IP67 防尘防水等级构建安全壁垒,以轻量化铝车身实现 "减重不减强度"——这种对 "合规性" 与 "本地化" 的双重突破,成为中国品牌站稳欧洲市场的核心密码。

【上汽大通车型获得欧洲Euro NCAP 安全评级】

从 "产品输出" 到 "技术输出":中国商用车的全球化进阶

上汽大通与DHL的合作,并非偶然的商业交易,而是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从 "量变" 到 "质变" 的行业缩影。自2017年开启合作以来,双方的足迹已遍布欧、美、亚、大洋四大洲,EV30等车型逐步成为DHL全球网络的 "绿色骨干"。此次300台大单的落地,使上汽大通跃居DHL欧洲地区采购量最大的中国品牌,这一里程碑背后,是中国商用车从 "单一产品出口" 向 "全链条技术输出" 的转型。

【上汽大通MAXUS轻客家族】

这种转型体现在三个维度:技术上,突破 "跟随式创新" 陷阱,构建自主可控的核心能力。上汽大通自主掌控三电技术,在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三条路线全面布局,EV30 基于行业首创的纯电动专属平台打造,弥补了欧洲细分市场空白,实现了 "中国技术向发达市场的正向输出";产品上,跳出 "标准化生产" 思维,转向 "场景化定制";再比如,为适应欧洲多元物流场景,创新 "微车宽体化" 设计提升装载效率,这种 "以用户场景为中心" 的设计理念,使其成为众多全球巨头的共同选择。

更具行业意义的是 "全生命周期竞争力" 的构建。在物流行业,车辆的采购成本仅占全生命周期成本(TCO)的一小部分,能耗、维护、残值等因素更为关键。EV30 凭借低于同级竞品的能耗与维护成本,以及电池储电能力的可靠性,显著缩短客户投资回报周期。这种 "总成本优势",让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从 "价格比拼" 升级为 "价值竞争"。

【上汽大通EV30】

重构全球供应链:中国力量的行业启示

当来自中国的“大通车”穿梭于欧洲27国的街巷,当挪威、西班牙、意大利的新能源轻客市场市占率榜首出现 "中国品牌",一个更深刻的行业趋势正在显现: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正从全球供应链的 "参与者",成长为 "规则制定的影响者"。

这一转变的底层逻辑,在于对全球市场需求的精准响应。欧洲市场的高端化需求倒逼技术升级,推动中国商用车通过欧洲Euro NCAP等严苛认证;新兴市场的多元化场景催生产品创新,促使企业针对冷链、短途物流等细分领域开发定制车型。截至目前,上汽大通海外累计销量超40万辆,在澳新、欧洲、南美等五大市场实现 "万辆级" 规模,这种全球化布局并非简单的 "市场扩张",而是对全球绿色物流需求的深度嵌入。

【上汽大通产品在海外】

更重要的是,这种突破为中国汽车产业升级提供了新路径。与乘用车依赖品牌溢价不同,商用车的全球化以 "硬实力" 为基石 —— 技术可靠性、场景适配度、全周期成本控制,这些恰恰是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所在。上汽大通与DHL的合作证明:当中国智造的 "三电技术"、"场景化方案" 与全球物流的绿色需求相遇,不仅能打开市场,更能重塑行业对 "中国品牌" 的认知,推动从 "产品出口" 向 "标准输出" 的跨越。

在欧盟探索以 "最低进口价格" 替代反补贴税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的出海更具示范意义。这意味着全球市场正逐步认可 "基于产品价值的公平竞争",而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与服务创新,正在将 "绿色转型" 的时代机遇,转化为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上汽大通MAXUS EV30车队】

后记:

从上海海通码头出发的300台上汽大通EV30,承载的不仅是一笔商业订单,更是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在全球绿色浪潮中的使命——以技术突破回应时代需求,以场景创新定义行业标准,最终让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成为全球物流低碳转型的核心动能。这或许正是这场交付仪式留给行业的最深启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合盛硅业:合盛集团协议转让5.... (来源:中国财富通)  7月17日,合盛硅业(603260)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控股股东合盛集团通...
易快网精准布局 “数据要素 ×... 2025 年 “数据要素 ×” 大赛北京分赛的大幕已正式拉开,这场以 “数据赋能 乘数而上” 为主题...
喜报!中山连夺4金! 转自:中山发布喜讯!喜讯!今天下午在中山举办的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上 中山队斩获4枚金牌 中山...
成交额183亿元,换手率612... 中经实习记者 孙汝祥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体上市。其中,科创债E...
雨来了!未来三天湖南大部雨水来... 转自:湖南应急管理湖南省气象台预计今晚(7月17日晚)至19日白天受低涡后部偏北气流及低层辐合共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