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在龙岩市社会福利中心同心圆(香港)护理院内接受中医理疗。
在武平县中堡镇大坪村长者食堂,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就餐,其乐融融。
青山映晚照,金辉暖桑榆。龙岩市民政局以福彩公益金为笔墨,饱蘸民生深情,在闽西大地上,徐徐绘就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幸福养老壮美长卷。一组数据,“秀”出龙岩养老服务建设的坚实“底气”:“十四五”以来,龙岩市累计使用各级福彩公益金1.2亿元,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16所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1个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2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并对建成投入运营的养老机构、长者食堂、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加大资金补助。
从舌尖暖到心尖
老有所“食”非小事,一城烟火见温情。
午时,武平县中堡镇大坪村长者食堂飘出阵阵饭香。71岁的戴兆连端着热气腾腾的米饭坐下,红色的大圆桌上摆放着炒肉、炒青菜、炒茄子等菜,老人们围坐说笑,比过年还热闹。“我每天都来,带点自己种的菜,和大家一起做饭吃饭,热热闹闹的。”
在这里,除了每人每月缴纳30元,老人们自带家中种植的健康蔬菜和大米,还自愿参与饭菜烹饪。这种独特的互助模式,不仅让食材采购经费和工作人员工资支出大幅减少,更让老人们在参与中找到了归属感和价值感。
“一般是三菜一汤,很可以了!”68岁的施伯伯独自生活,家中没有其他人照料。“长者食堂开张后就过来吃,特别方便。”施伯伯说,“平时还可以跟村里其他老人,坐下来边吃边聊,很开心。”
“农村老人不愿离开乡土,我们就把养老服务搬到家门口。”据龙岩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大坪村里的孤寡、留守老人,常常会因为吃饭问题犯难。2022年,大坪村在15万元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在村里建起了长者食堂。2024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再次支持1.5万元,用于运营建设。
不止大坪村,在龙岩,长者食堂处处飘香。目前,龙岩市243个长者食堂(助餐点)星罗棋布。“这些长者食堂进一步改善了困难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质。”该负责人表示,“长者食堂不仅解决了老年人自己做饭难、饭菜花样少、营养不足、不均衡等问题,还为孤寡老人提供了一个社交的空间,成为他们联系社会、融入同龄人圈子的一条纽带。”
从病有所医到心有所安
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如何定义?“平日做做理疗,这种简简单单的踏实就是一种幸福。”84岁的刘阿婆刚做完中医理疗,正倚在床头翻看相册。
刘阿婆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等基础性疾病,自去年入住以来,她的风湿性关节炎在医护团队的定制化理疗下显著缓解。去年,她入住到同心圆(香港)护理院。在这间10平方米的房内,摆放着刘阿婆多张照片,显得格外温馨。
“选择入住这里,主要是看重这里的医养结合。”刘阿婆对护理院推出的“药食同源”特别喜欢,她表示,这里不仅有护工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还有专业的医护团队守护他们的健康,万一突发疾病,在护理院内就能看门诊,享受“家庭病床”服务。
“医养相融,方为颐养之道。”同心圆(香港)护理院相关负责人坦言,该护理院是2013年入驻龙岩市社会福利中心,致力打造一个“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健康家园。去年,福彩公益金共支持74万元用于床位运营。目前共入住老人380多人,入住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正是这种‘院中有医’的模式,护理院吸引了众多老人入住。”
据介绍,2023年3月,同心圆(香港)护理院与龙岩市中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院内开设妇科、中医皮肤科等专科门诊,更打通龙岩市第一医院绿色通道,构建起“医疗—康复—护理”闭环。
幸福,也是73岁郑志赠口中的“生死关头的安心”。
6月的一天凌晨5点,住在上杭县溪口镇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郑志赠突发脑梗,护理员在查房时,敏锐察觉到他的异常。上杭县溪口(中心)卫生院值班医生迅速完成初步诊断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将郑志赠第一时间送往上杭县中医院就诊。因送医及时,郑志赠转危为安。
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农村养老机构与乡镇卫生院无缝联动。“老人首次入住时,我们会对他们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溪口镇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服务中心是由130万元福彩公益金支持改造焕新完成,2019年,溪口镇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上杭县溪口乡镇(中心)卫生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创新推出“健康档案+定期巡诊+应急响应”三重保障。
从城市高端护理院到乡村区域性养老中心,龙岩正以“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打破城乡资源壁垒。当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能在村口享受三甲医院资源,当“小病不出院、大病有通道”成为常态,医养融合的温暖,正缓缓流进每位老人的心尖。
从“风雨愁”到乐龄园
家住武平县中堡镇中堡村的58岁的刘美英是中堡村文艺队负责人。以前文艺队都在广场上排练,每当遇到刮风下雨,刘美英就发愁。
2023年,中堡镇对原中堡村村落进行扩建、加层、重新装修改造,中堡镇中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改造建设面积共达550平方米,总投资150万元,其中福彩公益金支持90万元。
“自从有了这个专业的活动场地,我们排练有了场所,乐器也有地方摆放,演出也越来越精彩!”刘美英说。
如今,照料中心惠及周边村民,每天人流量可达50人次,成为村里的“乐龄家园”。室内,二胡悠扬,锣鼓铿锵,一场精彩的文艺表演正火热上演;室外,老人围坐在一起唠家常,孩子在小广场上撒欢,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以前觉得农村养老就是凑合,现在越来越温馨了。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来这里听老伙计们吹拉弹唱。”86岁的石美莲乐呵呵地表示,照料中心不仅为村级文艺队提供了优质平台,更成为他们日常必打卡的地方。
不只乐龄园,在龙岩,福彩公益金的温暖触角正延伸至养老服务的每个细节——开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423户,投入改造资金342.3万元;加强养老机构安全管理,投入消防升级改造资金、应急救援服务资金321万元……
匠心绘就“夕阳红”,托起银发幸福时光。龙岩市正以福彩公益金为“幸福密钥”,在养老服务领域精耕细作:加速推进示范性长者食堂建设,因地制宜解决老年人“就近用餐”问题,让“舌尖上的幸福”触手可及;着力构建嵌入式养老服务网络,整合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精神关爱等多元服务,绘就闽西“老有所养、老有颐养”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