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 通讯员 赵威娜
“辞职返乡后通过社区服务站推荐,我很快入职了设计公司。”近日,海州区新海街道星化社区居民陈全伦笑着说。陈全伦的经历正是海州区推动就业服务下沉、打造“15分钟服务圈”的生动缩影。
截至今年6月底,海州区已建成11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累计开展政策宣介、线下招聘、技能培训等活动68场,培训学员4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2300余个。
在夯实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的同时,海州区以“就在港城 留在海州”为主题启动校地融合暨校企人才直通车活动,组织重点企业走进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海洋大学等8所本地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与政策宣讲。活动现场,企业招聘人员化身“职业规划师”解读岗位前景,政策宣讲区详细解析“红韵海州新政十条”“名校优生安居补贴”等福利,针对人才驿站申请、生活补贴发放等问题提供一对一解答。今年以来,海州区已赴南京、重庆等地开展“高校求贤季”招聘17场,本地校园招聘活动4场,累计4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8000余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100余人,推动“院校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住房安心,才能就业放心。海州区打造“1+5+N”人才安居工程,建成1918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7处青年人才驿站为面试者提供最长14天免费入住服务,并在市级政策基础上,额外给予博士研究生、正高级职称人才10万元安家补贴,实现从“短期租”到“长期住”的全周期覆盖。海州区率先启用“海智安家”公寓管理系统,支持申请即办、不见面审批等智能服务,搭配24小时管家值守、极速维修等增值功能,让“数据跑路”代替“人才跑腿”。此外,73名新引进高层次人才获发“红韵海州英才卡”,可享受公共文化、医疗保健等定制服务,常态化举办的“业”课堂、人才家庭日等活动,累计吸引1.2万人次参与,全方位提升人才归属感。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就业服务端口前置,举办直播带岗、招聘夜市、家门口招聘会等活动,深化‘梧桐树’服务品牌建设,以多维创新举措,打造人才与城市同频共振的发展新格局,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创业梦想。”海州区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篇:藏地脊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