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盛夏,麦浪鎏金。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龙景村种养循环农业冬小麦示范点内,收割机轰鸣穿梭,饱满的麦穗转瞬完成收割、脱粒等工序。金灿灿的麦粒如流泉般倾泻入仓,粉碎的麦秸均匀还田,空气中弥漫着新麦的醇香与丰收的喜悦。
“今年又是好收成!”种植户邓培仁在田头指挥收割作业,笑容满面。在他身后,120亩冬小麦穗穗饱满,“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良种配良法,农技专家全程护航,亩产稳稳跨过500公斤。”
邓培仁的喜悦,源自金昌市近年来大力推广冬小麦种植、力促粮食稳产增产的生动实践。
为有效缓解夏季用水压力,优化种植结构,金昌市自2022年起开始试验种植冬小麦。实践证明,冬小麦比春小麦提前15至20天收获,不仅避开了夏季用水高峰,缓解了水资源压力,产量也普遍高于春小麦。
更重要的是,冬小麦收获后,土地可及时复种蔬菜、燕麦草等作物,显著提高利用率和综合效益。这一“时间差”带来的多重优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加入冬小麦种植行列。
丰收画卷的背后,是科技力量的坚实支撑与农技服务的精准落地。金川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负责人严天龙介绍,今年精选“兰天331”“济麦44”等抗逆良种,配套推广有机肥替代、测土配方施肥、“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
特别是在永昌县,农技中心今年推广冬小麦8600多亩,并自主研发了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专用播种机,推广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安排农技人员全程跟踪指导服务,为冬小麦单产水平稳步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当前多点测产情况看,各示范点亩产量普遍在550公斤以上,部分高产田块甚至接近650公斤,为全市更大范围推广种植树立了样板,坚定了信心。”连日来,金昌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正高级农艺师段军深入田间,带领团队采用随机取样法,科学测定冬小麦的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关键参数。
眼下,金川区协调调度66台联合收割机投入作业,农技人员扎根一线,实时监测麦粒品质、含水量及收割损失率,确保675亩冬小麦高效、低损归仓。紧随其后,春小麦收获工作也将启动。
为保障夏收工作圆满完成,金昌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强化统筹协调,密切跟踪机具分布与运行状态;同时,加强气象预警服务,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应对天气突变、机械故障等挑战。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王光义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