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山西朔州市地处大同盆地,历史上曾有“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的说法。近年来,朔州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一大批年轻企业家投身乡村,以科技为笔、创新为墨,在绿色发展的画卷上描绘动人篇章,山西省朔州市青果儿生态种养研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山西升泰蚯蚓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升伟便是其中一员。
10余年来,他植根乡土,从无所畏惧的青年到踌躇满志的壮年,从怀揣创业梦想的追光者,到带领乡亲致富、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领路人,每一步都浸透着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情、对创业的执着。
与生态农业结缘:
蚯蚓养殖开启逐梦之旅
闫升伟是土生土长的朔州人,从小在黄土地上长大,对乡村的生态环境、农业发展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关注度。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与蚯蚓养殖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由此开启了他在生态农业领域的逐梦征程。
刚涉足蚯蚓养殖时,摆在他面前的是诸多未知与挑战。由于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闫升伟便一头扎进养殖技术的钻研中。他四处查阅资料、登门拜访专家、反复进行试验。从蚯蚓的选种、养殖环境的调控,到饲料的配置、病虫害的防治,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在不断摸索中艰难前行。
这份执着让他的蚯蚓养殖事业逐步站稳了脚跟,也让他敏锐地看到了生态农业循环发展的巨大潜力。蚯蚓本身是一种药材,而它的饲料主要以畜禽粪便和污泥为主。在处理畜禽粪便的过程中,闫升伟俨然成了一位变废为宝的“土专家”。蚯蚓产出的粪便还是优质有机肥,能够有效改良土壤,这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创新驱动发展:
构建生态种养新格局
随着对生态农业理解的不断加深,闫升伟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蚯蚓养殖。2017年,他大胆尝试“南果北种”,将无花果、火龙果引入朔州进行试验种植。这一举措打破地域的限制,为北方特色水果种植增添新的可能。2019年,他又充分利用蚯蚓养殖的闲置土地种植玫瑰葡萄,探索出“蚯蚓养殖+特色种植”的种养结合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蚯蚓处理牛粪等有机废弃物,产出的蚯蚓粪为葡萄种植提供了天然有机肥,而葡萄在生长过程中又能改善土壤小环境,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为蚯蚓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通过这种方式培育出的玫瑰葡萄,成功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不仅大大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更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种养样板。同时,公司还与果树研究所展开合作,为科研成果转化与农业实践的结合搭建了坚实桥梁。
拓展多元价值:
研学赋能农业发展
2021年,闫升伟的循环生态农业版图再添新亮点——经过省教育学会审批,公司基地成为山西省中小学生农耕研学实践基地。这一转变,让生态农业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成功延伸到教育、文旅融合层面。
截至目前,基地已接待150场农耕研学活动,吸引6000人次游客前来参观体验。这背后,是闫升伟对农业多元价值的深刻思考。他将蚯蚓养殖、特色种植的过程巧妙转化为生动的农耕研学课堂,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农事操作、深入了解生态循环原理,在实践中厚植对农业、对土地的热爱,同时也亲身感受到农民的艰辛。
与此同时,研学基地带动了周边70多名村民就业,还吸引众多创业者加入蚯蚓养殖行业。“农业+教育+就业”的协同效应,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坚守经营理念:
以责任筑牢发展根基
在闫升伟的经营理念中,“生态优先、科技驱动、共同富裕”是核心指引。他坚信,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坚守绿色底线,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生共荣。
为此,他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不断优化种养技术,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与效率。在企业发展的同时,闫升伟始终不忘带动乡亲致富,通过技术帮扶、订单收购、就业吸纳等多种方式,让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从最初的蚯蚓养殖,到如今发展到近100家蚯蚓养殖户,再到规划在五年内建成1000亩蚯蚓养殖基地、实现年消化10万吨牛粪的目标,闫升伟的目标清晰而坚定:以生态养殖为支点,撬动乡村生态环境改善与产业振兴,让盐碱地变身“金土地”,让更多农民因生态农业实现增收致富。
收获累累硕果:
生态与发展实现共赢
多年的深耕细作,让闫升伟的生态农业事业结出了累累硕果。公司基地被评为“省级生态农场”,他本人也收获了众多荣誉:先后获得朔城区创业创新大赛奖项、朔州市“五小”创新大赛一等奖、全省农业农村领域“五小六化”优秀成果三等奖,还被评为“朔城英才”“朔州市劳动模范”“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这些荣誉,既是对他创业成果的肯定,更是对他坚守生态农业初心的褒奖。
在生态效益方面,朔州基地每年可消化牛粪5000吨,改良盐碱地50亩,为乡村环境治理、土壤质量提升贡献了重要力量。在经济效益上,特色种植、蚯蚓养殖及研学产业的融合发展,使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在社会效益上,企业带动了就业、助力了脱贫、推广了农耕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
勇担社会责任:
彰显企业家担当
闫升伟常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支持,回报社会是应尽之责。”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公益慈善的道路上,他从未停下脚步:抗疫捐款、抗洪救灾,积极向红十字会伸出援手;慰问老党员、帮扶贫困户、助力大学生,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
在乡村振兴中,闫升伟以生态农业为依托,践行“劳模”使命,通过产业带动、技术扶持,让更多村民参与到生态农业发展中来,共享发展成果。他利用盐碱地养殖蚯蚓改良土壤,既守护了乡村的生态底色,又拓宽了村民的致富渠道,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中,书写着年轻企业家的担当。
从深耕生态农业的创业者,到带领乡亲致富的领路人,闫升伟以爱国敬业为魂、创新发展为翼、社会责任为根,在朔州的土地上耕耘出一片充满希望的生态农业新天地。(郝亚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