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郭二侠说财)
今日港股市场展现强劲韧性,上演经典“V型”反转。
早盘高开后一度下跌翻绿,市场情绪承压,但午盘后买盘汹涌而至,推动指数强势拉升,最终恒生指数收涨1.6%。反观A股上证指数,虽同样在午后有所回升,却未能扭转颓势,收盘仍小幅下跌。港股走势显著强于A股,再次印证了“今年港股领涨A股”的市场预判。
那么,港股当前有哪些值得重点关注的板块?
2025年以来,港股科技板块无疑是市场最耀眼的明星,持续领跑大市,成为本轮行情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AI)相关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这得益于DeepSeek等本土大模型的技术突破以及产业化进程加速。
港股科技龙头股价随之水涨船高,小米集团上半年累计涨幅高达67%,中芯国际上涨43%,腾讯控股上涨25%,阿里巴巴涨幅亦超过41%。
今日恒生科技指数大涨2.8%的直接催化剂,便是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将向东大出售先进的H20芯片。此举意义重大,意味着本土企业在算力关键瓶颈上获得有力支持。当前东大在算法层面已不逊于西大,结合先进芯片的加持,“AI+”产业链有望迎来新一轮爆发机遇。
市场普遍认为港股已进入“AI牛”阶段,拥有丰富AI应用场景和深厚底层技术储备的港股科技公司,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创新药板块成为港股另一条清晰的投资主线。以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百济神州为代表的头部药企,出海步伐明显提速,成果斐然。信达生物与罗氏达成总价值10.8亿美元的重磅合作协议;科伦博泰与默沙东的交易涉及金额超50亿元人民币;三生制药与辉瑞的协议首付款更是接近百亿元人民币级别。
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对外授权合作,不仅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充沛的现金流,更重要的是极大提升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和全球竞争力的认可度。
反映在市场上,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已超60%,领跑恒生系列主要指数。市场对港股医药股的关注度与配置意愿持续升温,这些拥有扎实基本面、强大研发管线和明确商业落地成果的创新药企,正逐渐构筑起港股坚实的价值支撑。
此外,新消费板块的崛起效应显著。以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老铺黄金为代表的新锐消费品牌,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强大的规模化运营能力,正成为引领消费市场复苏的中坚力量。这三家公司目前总市值已超过7200亿港元,被市场冠以港股“新消费三姐妹”的称号,其股价在上半年均创下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其估值逻辑正发生深刻转变,它们不再被简单视为传统的“消费品公司”,而是被赋予“品牌+IP+科技+全球化(出海)能力”的复合型成长股估值体系,这反映了对其未来增长潜力的更高期待。
当然,港股市场热度极高的还有稳定币概念。需要明确的是,香港的《稳定币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生效,届时才会开始接受发行稳定币的牌照申请。目前市场上发放的仍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牌照。根据公开信息,已有超过40家金融机构获得此类牌照,显示该领域服务供应已较为充裕。
作为一项全新的业务,虚拟资产交易确实有望为香港的证券公司开辟增量收入来源。然而,能否有效转化为可观利润仍需打个问号。核心挑战在于,当数十家持牌机构都能提供类似服务时,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券商之间为争夺客户极有可能陷入价格战,导致佣金手续费率持续下行,最终实际业绩增长可能低于市场预期。
但这并未阻碍热钱对此概念的追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许多沾上稳定币概念的个股本身市值偏小,在当前的牛市氛围和流动性充裕环境下,极易成为短线资金炒作的目标,呈现短期内的暴涨。
然而,投资者需清醒认识到,若无后续实质性的业务进展和业绩兑现作为支撑,这类炒作行情长期来看恐难以为继,蕴含较高的波动风险。
回顾历史,上一轮港股牛市高点出现在2021年第一季度,彼时恒生指数曾突破31000点大关。当前恒指点位尚不足25000点,基于此计算的市盈率(PE)约11倍,处于历史百分位的68%附近。
整体而言,港股当前估值水平并不贵,仍具备一定的上行空间。结合科技、创新药、新消费等核心板块展现出的强劲动能,以及AI产业革命带来的结构性机遇,港股下半年的表现值得期待。
目前港股券商开户还在收紧,已经有好几家闭门谢客了,想上车的朋友抓紧开户!
上一篇:浩云科技高管雷洪文拟减持400万股套现2680万元,此前已累计减持974.95万股套现1.57亿元
下一篇:金岭矿业A股股东户数增加2.49万户增幅76.19%,流通A股户均持股1.03万股降幅43.24%,户均持股市值10.1万元降幅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