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Y趣理说)
炎热的夏天,来吃一个金融圈的旧瓜!
一份博时基金固收团队的月薪以及年终奖流水截图在社交平台悄然流传,瞬间引爆话题。
不少眼尖的基民可能会问:“真的降薪了吗?”
降没降,降多少?这我们无从得知!
但以下流传的截图不是最新的,据传是2022年的数据。
从截图来看,最高的年终奖高达600万,其他有300多万的,200多万不等,最低也有49万+。而整个团队的月薪水平也相当可观,有高达12万+的,最低的也能拿到1.8万元/月。
不少吃瓜群众看完忍不住感叹:“不是我酸,是这个薪资确实有点甜。”
“金融圈的天花板”,看得见,摸不着?
金融行业一直都被贴着“高薪”的标签,但在信息高度对称的今天,每一次基金经理薪酬被曝光,舆论总会卷一波热浪。
尤其是当我们对比一下基金业近几年“赚吆喝不赚钱”的现实,落差感就更强了:
“基金赚了,基民亏了”成了许多投资者的真实写照;
有些“顶流”基金经理,年薪动辄千万,基金却连年亏损;
”薪酬高低,其实是公司战略、岗位贡献、市场定位等多种因素的叠加结果。
但在公众视角中,“基金亏钱、经理赚钱”始终是一条敏感的神经线。
一个行业要走得远,不只是看账面收入,更看得起持久信任。
而这,恰恰是当前整个基金行业最难解的一道题。
上一篇:锐评|“赛博种田”种的是一份心境
下一篇:夏天这么开空调,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