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商天下
好丽友上架山姆,中产不买账了
一路狂飙的山姆会员店,又一次惹怒了自己的百万会员。
好丽友上架山姆,会员们不乐意了
谁也没想到,中产购物信仰的崩塌,竟然会从一块好丽友派开始。
就在今天,“山姆下架多款口碑商品上新好丽友”的词条冲上了热搜榜第一,放眼望去,话题讨论区中遍地是破防的山姆会员。
事情的缘由,其实并不复杂。
近日,山姆会员店进行了密集的商品调整,都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可到了山姆这里,这句话却变了味。
一方面,许多在普通零售超市也能买到的大众品牌如好丽友、卫龙、徐福记等新品相继上架;
另一方面,此前广受好评的低糖蛋黄酥、杨枝甘露等网红商品却不见了踪影。
在所有新品中,最让会员们不满的,无疑是标榜着“低糖”的好丽友派。
该款好丽友派售价49.9元,号称减少了80%的糖分、增加了30%的可可含量,看上去似乎对得起“健康生活”的招牌。
但当会员们真的买回去、咬下一口,味觉和心理双重反差随之而来——
在商品的评论区,诸如“太甜了,吃不出低糖低在哪”“这和普通好丽友有区别吗?”的低星评论比比皆是。
图源:蓝鲸新闻在电商天下看来,问题的焦点,并不仅仅因为这款派的口味不尽人意,而在于“它不该出现在山姆的货架上”。
当诸如“为什么山姆会选好丽友?”的疑问在社交平台刷屏,我们看到的并不是过分挑剔的消费者,而是由“高期待”所带来的“深失望”。
毕竟,山姆一向主打“为菁英生活提供高品质商品”,那句写在入口处的标语“只为会员开放”,塑造了山姆的“精英滤镜”。
许多人之所以愿意年年续交260元甚至680元的会员费,不就是相信山姆替自己做过一轮精挑细选吗?
但如今,当消费者发现好丽友、溜溜梅等“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品牌陆续出现在山姆的货架上,那种“山姆不一样”的信仰无疑遭到了动摇。
山姆的严选神话,出现裂痕
回顾山姆过去几年在中国市场的辉煌,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缔造了一场极具教育意义的“中产零售神话”。
在付费会员制还未普及的时代,山姆以260元的年费打开了一个“看不见的门槛”,在电商天下看来,它不只是入场券,更是对一群消费者的心理筛选。
换言之,山姆不仅卖商品,更贩卖“生活方式”:你来这里购物,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因为你认为它比别处“更好”。
但正因为如此,当商品品质变得模糊、选品逻辑变得大众化时,这种“精英感”也在迅速消解。
由好丽友上架引发的舆论反扑,不过是这场演变的标志性节点而已。
实际上,问题不止发生在这一次上架风波。
回首过去一年,山姆在品控上的翻车事件已屡见不鲜——蛋糕发霉、酸奶变质、坚果生虫、牛奶包装携虫卵……
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上关于山姆的投诉早已突破万条,曾经闭眼买的信心,正在一次次“翻车”中被耗尽。
一次次山姆翻车热搜的背后,是中产阶层对于“去繁就简”“专业替选”的零售想象破灭后的失望。
值得一提的是,在“山姆下架多款口碑商品上新好丽友”引起大量争议后,山姆并非无动于衷。
据报道,山姆工作人员反应,太阳饼、米布丁和蛋黄酥等商品下架是因外包装日期标注问题,后续会完善商品包装,完成相关工作后会继续上架销售。
而对于因上新引发的选品质疑,山姆客服回应称:
山姆一贯遵循品质优先的选品原则,后续会尽力改善商品品质,也会将消费者意见同步给相关部门。
狂飙的山姆,并非高枕无忧
毫无疑问,在商业层面,山姆依旧是一匹高歌猛进的猛兽。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4年,沃尔玛中国的销售额达到1588.45亿元,同比增长19.6%,而其中,山姆会员店贡献了三分之二。
到了今年一季度,山姆会员店中国的会员收入增长一度超过40%;
而且,在会员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山姆的门店也在不断扩张,预计年底门店数将突破60家。
毫无疑问的是,山姆正成为沃尔玛在中国市场的最大增长引擎,甚至不输给任何一个互联网电商平台。
图源:电商天下拍摄但就在这些光鲜数据背后,一股焦虑正在悄然蔓延:山姆还能一直“中产”下去吗?
因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山姆的“菁英人设”正面临系统性坍塌。
在选品同质化之外,更大的挑战来自行业环境的剧烈变化。
Costco第二家上海门店开业当天凌晨三点就排起长队,盒马X会员店主打生鲜高频高质,永辉、物美等传统商超也纷纷试水仓储式会员店模式。
曾经的“独门生意”如今变成了“红海博弈”。
在竞争格局日益白热化的当下,山姆需要回答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它的护城河,到底是商品?渠道?还是那份凝聚中产认同的“生活感知力”?
如果“我为你严选”这件事失效了,那山姆和Costco、盒马、胖东来等商超就真的没太大区别了。
那时候,山姆就不是“中产生活方式的代表”,而只是“中国众多商超里的一个”。
图源:小红书网友更何况,山姆当前面临的“信任危机”可能还只是个开始。
一旦消费者开始用审视眼光评估你曾经被视为“天然正确”的选品逻辑,一旦精英客群不再觉得你“代表他们的生活品位”,
那么山姆的年费系统,也就不再是壁垒,而是负担。
写在最后
山姆当然有权利调整商品结构,也有商业上的自由去迎合更大的用户盘。
但它不能忽视,自己真正的护城河从来不是“谁先上新品”,也不是“谁的商品更便宜”,
而是那群年年按时续费、愿意为生活质量多付一点代价的中产用户。
这些人不是拒绝好丽友,而是拒绝让好丽友变成自己的“严选结果”。
电商天下认为,山姆可以扩张,但不能降格;可以多元,但不能失焦。
曾经的山姆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正是因为它在中国的零售丛林中立起了一块旗帜:
我们代表不将就的生活方式,我们愿为品质负责,我们替你把关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标准。
而今天,当消费者开始发问“为什么是它,而不是我们想要的那些”,或许正是在提醒山姆:
狂飙路上的选品逻辑,走到了需要重新审视的岔路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