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赵德平受邀参加第一财经频道《醇享人生》节目,分享了他在胸外科领域二十多年的深耕历程与创新成就。
赵德平在胸外科领域成就斐然,身兼博士生导师、上海医务工匠以及上海市级医院胸外科专科联盟负责人等多重身份。自1997年起,他便扎根于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凭借精湛医术与不懈努力,个人年手术量高达1500例以上,在国内名列前茅。
在节目中,赵德平着重介绍了胸外科微创手术的创新与发展。2012年,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率先开展单孔胸腔镜手术,打破了此前胸腔镜手术需打3 - 4个孔的传统模式。赵德平表示,单孔胸腔镜手术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手术,都有着出色的完成度与治疗效果,肺科医院也因此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单孔胸腔镜手术培训中心。从患者角度来看,单孔手术不仅创伤更小,对肋间神经的损伤也大幅减轻,患者疼痛感明显降低,恢复周期缩短;心理上,单孔手术带来的恐慌感也远低于多孔手术 。当然,他也坦言,单孔手术对医生操作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创新是医疗进步的核心动力,赵德平及其团队对此深信不疑并积极践行。例如,针对单孔胸腔镜手术游离血管时的安全问题,团队设计出独特的“蛇头钳”。这把钳子能够有效分离血管,保障手术安全,其创新设计吸引了国际知名医疗器械商主动寻求合作并收购专利。赵德平强调,优秀的医生要善于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持续创新才能在学科领域保持竞争力,提升国内外影响力。
此外,赵德平还分享了团队在手术机器人研发应用方面的成果。他带领团队参与研发的穿刺机器人,针对传统肺部穿刺活检痛点,整合人工智能算法、光学跟踪技术和工程机械臂,实现“一站式”图像分割、路径规划、模型空间配准及自动化穿刺。目前,该穿刺机器人已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穿刺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医生手动操作水平,减少了患者接受CT辐射次数,也降低了对医生经验的依赖,使基层医院也能更精准地进行穿刺操作。
在机器人手术方面,赵德平团队早在2021年就率先在国内大规模开展多臂单孔机器人胸外科手术,目前已完成近1000例,成为国际上最大宗的单孔机器人手术。将多孔手术机器人改造用于单孔手术,极大地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与安全性,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
赵德平做客《醇享人生》,不仅展现了个人与团队在胸外科领域的卓越成就,也为医疗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示。相信在他的引领下,胸外科医疗技术将不断突破,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