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蒋彧淼 通讯员 徐 庆
本报讯 “以前总觉得尾气超标问题不大,现在明白这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违法。”近日,在秀洲区某物流园区,货车司机王师傅听完环保知识宣讲后,主动检查起车辆尾气净化装置。近期,秀洲区生态环境分局联合多部门,以“零容忍”态度推进移动源污染治理,全力守护蓝天白云。
在道路巡查一线,执法人员创新监管模式,让超标车辆“无处遁形”。今年初以来,区生态环境分局与公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对柴油货车、渣土车等重点车辆开展高频次路检路查。执法人员手持便携式尾气检测仪,仅需几分钟就能精准检测出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浓度,同步利用尿素检测仪核查尿素添加情况。“我们采用‘白+黑’‘定点+流动’的巡查方式,对尾气超标排放行为形成持续高压态势。”参与路检的交警大队负责人说。
为从源头把控车辆尾气排放质量,秀洲区对机动车检测机构实施“穿透式”监管。执法人员不定期开展突击检查,运用专业设备模拟车辆真实运行状态,对检测机构的检测流程、数据传输等环节进行全链条核查。
宣传教育同样成为污染防治的“利器”。连日来,环保志愿者走进物流园区、汽修厂,通过案例视频、图文展板讲解尾气污染危害;检查人员在路检过程中,也积极向车主面对面讲解车辆维护保养知识,引导车主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确保尾气排放稳定达标。
据悉,秀洲区将持续深化部门协作,计划引入遥感监测、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构建“天地车人”一体化监管网络。同时,加快老旧车辆淘汰更新补贴政策落地,推动移动源污染治理向精细化、智能化迈进,为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