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京东集团开始以百万年薪高调招聘短剧运营岗位。为吸引顶尖人才,京东为该领域核心岗位开出了45K—70K的月薪标准(20薪制),折算下来年薪可达90万元-140万元。
招聘要求上提到,根据短剧市场内容流行趋势,建设短剧IP、剧本的分级体系,提升生产资料采买效率,为好剧数量负责。此外,京东还要求,该职位结合不同短剧内容类型,对用户画像及用户路径深度分析,协同推荐/产品等多方团队,共同完成业务增长目标。
事实上,在短剧市场,阿里、拼多多等电商巨头早已先行一步,展开了激烈角逐。
2023年12月,拼多多就开始推出“多多有好剧计划”,采用 CPM 流量分成的模式,通过推荐加权、流量分成等模式扶持精品短剧内容。2024年4月,拼多多上线了短剧板块,在“多多视频”的二级频道中,“短剧”与“直播”“关注”“推荐”并列,主打免费短剧,目标直指用户时长与活跃度。
阿里在短剧领域也有着深入的布局,2024年,淘宝对品牌定制剧投入千万元资金、超10亿流量支持,联合爆款IP、明星、头部厂牌、头部达人和机构合作伙伴。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9.7%。
庞大的用户群,铸就了微短剧庞大的市场。《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到505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34.3亿元,在2027年达到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2%。
新锐短剧制作公司于今无量创始人李峻丞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短剧已经成为品牌投广告的新兴渠道,“现在很多品牌广告预算都已经选择在短剧释放。投入同样的钱,短剧获得的曝光量远远大于传统品牌广告”。
随着短剧的发展,更多的商业模式逐渐被挖掘。李峻丞称,短剧的市场想象力非常大,“一方面,短剧投资比较低,制作周期比较短,但内容又相对丰富;另一方面,短剧可结合的方向非常多,市场的东西拿出来都可以和短剧结合,比如短剧+AI,甚至电梯竖屏广告、车载广告都可以是短剧的载体”。
然而,市场的火热并不意味着所有从业者都能获利。一方面,短剧的整体制作成本有所提高,一部优质短剧的成本从40万元~50万元已经提升至百万元以上,与此同时,商业模式的变革也使得部分市场份额被新的平台和模式所蚕食。
展望未来,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短剧创作带来新的可能性。此外,“微短剧+”模式有望在2025年成为主流,与文旅、电商、教育、科普等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商业价值。
编辑|金冥羽 盖源源
下一篇:尹锡悦外患罪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