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业者孟凡博:在航天领域“打印未来”
创始人
2025-07-15 00:12:32
0

卢昱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

32岁的孟凡博,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性能电子装备机电集成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但他更愿意称自己为“创业者”——一个在航天电子领域开拓的探索者。他带领团队研发的“非可展曲面多层电路打印技术”,正在为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带来新的可能。

孟凡博(左)在介绍“非可展曲面多层电路打印技术”(资料图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孟凡博的科研之路,始于儿时的航模兴趣。小学时,母亲给他买了第一个航模,从此开启了他的探索之旅。他用广告面板、电池、电调和舵机等材料,按照图纸自己动手制作航模。“那时候完全DIY,飞机造型全凭想象。”他回忆。

进入大学,这份兴趣转化为科研动力。大一时,他负责的“简易搜救无人机”项目获得大学生创新项目资助,这成为他科研生涯的起点。此后,他陆续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2022年,项目团队面临经费短缺的困境。“做设备研发投入很大,一台电机往往需要几万元。”孟凡博说。为此,他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参加各类创业赛事,与投资人洽谈合作。最终,团队获得了项目支持,度过资金难关。

传统电路板只能在平面或可展曲面(如圆柱面)上制造。孟凡博团队的突破在于:通过五轴联动带动阵列喷头,在球面等“非可展曲面”上直接打印多层电路,实现多层电路板的垂直互联。

“一点点小的偏差,就会导致很离谱的结果。”他解释,“非可展曲面多层电路打印技术”将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解决复杂曲面电路板集成难题。目前,团队已攻克喷头精密控制、材料烧结固化等关键技术。

始终将钱学森视为精神导师的孟凡博,这样理解科研攻关的4个境界:最初是能够完成任务,接着要追求更快的速度,然后要做到高效节能,最终达到完全自主创新的化境。这样的理念,也深深融入团队日常。

在孟凡博看来,践行钱学森精神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在于培养“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科研品格:“钱老那一代人用算盘打出‘两弹一星’,今天我们面对技术攻坚,更需要这种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十年磨一剑的定力。”

在孟凡博看来,航天电子研究没有捷径可走,每个方向都是硬骨头,与其纠结课题的“冷热”,不如沉下心来把手中的工作做到极致。“很多领域的研究,可能3年才刚看到雏形。但只要坚持做真东西,哪怕是很小的突破,也一定会被需要的人看见。”

如今的孟凡博依然保持航模爱好,工作室里陈列着学生时代制作的飞机——“它们提醒我:科研和玩航模一样,既要敢想,更要亲手把想法‘组装’成现实。”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CBOT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收盘... 每经AI快讯,当地时间7月14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收盘表现分化,大豆期...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搭载空间应用系... 中新网海南文昌7月15日电 (记者 马帅莎)天舟九号货运飞船15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记者从中...
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科考船“同济...   7月13日,由中船集团七〇一所研发设计、黄埔文冲为同济大学建造的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科考船“同济”...
天舟九号与空间站3小时快速交会...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满载物资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约3小时后,它将与中国空间站天和...
泽连斯基分别与特朗普和吕特通话... 转自:上观新闻当地时间7月1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