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由中船集团七〇一所研发设计、黄埔文冲为同济大学建造的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科考船“同济”号正式交付。
“同济”号是2000吨级新一代绿色、静音、智能型综合科考船,集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科考调查,以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该船交付后将满足同济大学海洋学科和其他单位的科学考察航次、海上工程施工任务以及学生海上实习等需求,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涉海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装备保障。
“同济”号采用国产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适用于无限航区(冰区除外),通过实现岸基远程遥控、开阔水域自主航行、智能能效管理和智能集成平台等功能,构建了“感知—决策—协同—控制”全链路闭环系统。
综合能耗更低
该船采用先进的直流母排+磷酸铁锂电池组的混合动力系统,锂电池组起到削峰填谷及能量回收作用,相较于同类科考船的能耗降低约8%。其智能能效系统可显著提高航行效率,降低油耗,节约运行成本。
作业能力更强
该船具有全天候作业能力,可搭载作业型水下遥控机器人(ROV)、多台集装箱式船载实验室及多种类无人系统,可满足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大气环境等综合科学考察任务。
智能化程度更出色
在开阔水域航行时,该船可将各种航行环境信息处理后形成决策动作,亦可通过先进的传感器、通讯网络以及强大的人工算法,实现船岸之间的实时、高效信息交互和精准控制。在岸端,专业操作人员借助该船5G等高速通讯网络,远程遥控船舶的航行方向、速度等参数,确保其在复杂多变的水域中安全、稳定航行。
功能齐备、舒适便利
该船在2000吨级船舶平台基础上,通过优化布局,设计出460平方米的甲板作业面积、320平方米的实验室区域和总计100多平方米的会议区、阶梯教室、休闲区、健身区等,以较小的体量实现了3000吨级科考船的作业能力。
考虑到师生长期海上作业的舒适性、健康保障与工作便利性,该船采用酒店式标准打造居住舱室,设置宽敞明亮的餐厅、休闲区及健身空间,并引入自然光照设计,缓解长期封闭环境带来的压抑感;采用高效隔音材料和减振系统,显著降低机舱噪音对生活区的影响;工作区自动调节温湿度、照明亮度,保证工作环境舒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 来 源:中国船舶报
| 责 编:周 芒
| 校 对:宁湘舒
| 审 核:项 丽/甘丰录
上一篇:看见家乡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