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满载物资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约3小时后,它将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完成“太空牵手”。这将是我国继天舟七号、天舟八号后实施的第3次3小时交会对接任务。该“速运”方案会成为货运飞船标准交会对接的常态化操作。
一系列精准操作的背后,离不开“领航员”——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研制的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它更像是一位“全能选手”,背后的“锚点”技术通过预设关键位置参数,将复杂交会过程分解成多个可控阶段,既能保证交会精度,又能动态调整轨迹,应对轨道误差与突发故障,还能缩短任务周期,支持不同时长交会对接模式。
相比于前两次3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天舟九号还面临了两个新挑战:首次在特定太阳高度角条件下和在新的轨道高度实施交会对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飞控团队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不同轨道条件,依托轨道数据及仿真开展分析研判,确保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完全满足任务需求。团队还利用数学仿真和快速仿真技术,分析飞船上各种设备的在轨运行状态,确保各系统的稳定运行。
我国已先后在轨验证和实施了交会对接2天方案、6.5小时方案、2小时方案和3小时方案。本次实施的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堪称“性价比”最高的技术方案,兼顾效率与可靠性,不仅降低了对火箭入轨条件、测控精度、敏感器及导航精度、制导控制精度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增强了任务的可靠性。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