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绿电消纳责任权重下达!多省、多行业目标超预期
创始人
2025-07-14 21:03:31
0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今年下达的绿电消纳责任权重较往年范围有所扩大,将有效带动绿电绿证的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抬升绿证绿电价格,并调动地方政府发展新能源的积极性。

今年国家下达的绿电消纳责任权重已经公布,不论是考核比例还是覆盖范围,均有明显提升。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今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为约束性指标,按照此次下达的目标对各省份进行考核评估。同时,新增了对钢铁、水泥、多晶硅行业和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进行监测,此外电解铝行业首次“转正”进入考核序列。

消纳是当前制约新能源发展的核心问题。供给方面,近年来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以超预期的速度迅猛增长,但需求方面却受制于电网的承载力,以及时空的不匹配、需求有限等因素,绿电的消纳能力存在明显不足。对于各地区和各行业而言,“消纳责任权重”意味着以量化的硬性指标,明确消纳最低比例的责任要求,从需求出发为绿电的大规模发展保驾护航。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今年下达的绿电消纳责任权重较往年范围有所扩大,将有效带动绿电绿证的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抬升绿证绿电价格,并调动地方政府发展新能源的积极性。

多地消纳权重大幅提升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权重,是指‌某一省级行政区域实际消纳的可再生能源电量与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之比‌。该指标分为两类,一是总量消纳责任权重‌,涵盖全部可再生能源种类的消纳占比;二是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仅统计除水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占比,主要是风电和光伏。“十四五”以来,国家有关部委每年年中更新的权重目标,成为促进各省份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风向标。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通知》今年给各省份下达的权重目标整体较往年有明显增长。其中,新疆、天津、广西、海南、山东等地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提升幅度显著,较去年提升约5到10个百分点,云南增幅达到10.6个百分点。其余省份大多也有小幅增长。今年下达给各省份的消纳责任权重中,超过半数省份已经在25%以上。

据中信证券研报测算,按照今年全社会用电增速预测5.1%对应的用电增量及各区域过去5年在全国用电增量中的占比线性外推,结合各省份今年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推算各地新能源消纳量,加总后测算出今年全国新能源消纳量约为23000亿千瓦时,较去年增长约4600亿千瓦时,有望对今年抢装的大量新能源项目消纳形成较好支撑。

不过,也有少数地区的消纳责任权重保持稳定。今年宁夏、青海、吉林、甘肃、河南、内蒙古、黑龙江七省份的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达到30%,次年预期值不再上涨。

“绿电消纳责任权重的下达逻辑遵循:在保障区域电力安全的逻辑下,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目前浙江、重庆、四川等省份非水电消纳权重在15%以下,主要是因为区域内风光资源相对匮乏。而上述七个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达到上限的省份中,有六个是风光大基地所在的“三北地区”。人为设置30%的阶段性上限,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地区电网的承载能力有限,比例过高难以保障系统安全。

电解铝首次考核将激发绿证需求

《通知》的另一大亮点在于,除了以往将各省份的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作为考核对象以外,今年还提出了针对多个重点用能行业的绿电消费比例考核。

在去年新增电解铝行业的基础上,今年《通知》增设了钢铁、水泥、多晶硅行业和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其中,钢铁、水泥、多晶硅绿电使用比例为25.2%到70%,数据中心使用比例为80%。不过,今年仅有电解铝行业正式纳入考核,其余行业绿电消费比例只监测不考核,核算以绿证为主。

多位行业人士指出,今年《通知》除延续省级消纳责任权重考核要求外,新增聚焦更多重点用能行业的绿电消费潜力挖掘,并扩大试点行业范围,从以往的单一行业试点迈向多行业并行试点,体现出“行业试点先行、成熟一个、考核一个”的逐步推进思路。

根据《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炼铁、炼钢、铁合金冶炼、水泥制造、工业硅等被明确为重点能效管控对象。以多晶硅行业为例,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布的《多晶硅现货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行业内多晶硅平均电耗为约57kWh/kg-Si,全年产量达147.1万吨,预计总用电量约为8.39亿千瓦时,占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约0.91%,占第二产业用电量约1.38%。尽管总体占比不大,但行业绿电消费提升空间仍然比较充足。

北京电链科技双碳事业部总监、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郑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市场角度看,绿电消费比例考核将推动电解铝行业绿证采购需求进一步释放。但对于新纳入的钢铁、水泥、多晶硅以及数据中心等行业,由于本年度仍处于监测阶段,未纳入正式考核,其带动绿证绿电消费的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今年来看,仅纳入监测的企业面临较小的考核压力,因此绿证绿电购买的力度可能不如电解铝,但考虑到未来这部分重点行业企业还是会逐步进入考核阶段,因此企业还是应当做好规划和安排。”

今年以来,绿证价格已经出现明显上涨。今年年初绿证价格徘徊在1.5元/张,到了6月底,已经突破8元/张,部分交易甚至接近10元/张。郑颖告诉记者,造成今年绿证价格暴涨的原因主要是发电企业的惜售心态和买方市场的需求旺盛。一方面,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到“纳入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的电量,不重复获得绿证收益”,使得市场对于未来绿证的供给量存在一定的担忧;另一方面,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各省份正加紧为完成能耗双控和消纳责任权重目标等做准备,预计年底前,各地完成“十四五”情况统计后,会陆续启动集中采购以满足目标要求,届时将显著推高需求。综合来看,绿证供给预期不明朗,而市场需求存在上行空间,这导致发电企业普遍持惜售心态。旺盛的需求进一步改变了市场供需,最终推高了绿证价格,特别是2025年当年期绿证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通知》明确提出,各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核算,以本省级行政区域实际消纳的物理电量为主、以“省级绿证账户”购买“省外的绿证”为辅。

根据国家能源局去年发布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省级专用账户通过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统一分配,由各省级发改、能源主管部门统筹管理,用于参与绿证交易和接受无偿划转的绿证。这意味着,为满足省级绿电消纳责任权重考核要求,今年首次明确以省级政府为主体参与绿证交易弥补不足的部分。

郑颖告诉记者,这一规定既是给各省留下了完成消纳责任权重考核的灵活空间,又通过跨省绿证交易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绿证交易的活跃度。根据《通知》规定,以消纳的物理量为主的考核方式,决定了省内机组核发的绿证数量不影响本省的考核结果,即使某省存在少量缺口,也只能通过跨省购买绿证解决。这将从制度上促进绿证的跨省交易,也防止了各省因为完成消纳责任权重,而限制绿证跨省流通的情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让古老文化 焕发时代光彩 转自:内蒙古日报□高瑞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独特的民族记忆和...
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 证券代码:603690 证券简称:至纯科技 公告编号:2025-065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
在深蓝疆域破浪前行 转自:光明日报    越来越多邮轮停靠深圳国际邮轮母港。资料图片    2025年启用的深圳湾帆船运...
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 证券代码:688131 证券简称:皓元医药 公告编号:2025-089转债代码:118051 转债...
方寸之间 包罗万象 转自:内蒙古日报□文/图  本报记者  高瑞锋  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毫沁营镇的一处居民楼里,葫芦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