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数星星的星哥
先说个几个笑话。
有人编了几句顺口溜:
年少不知工行香,错把科技加满仓;
年少不知农行好,错把豆包当成宝;
年少不知中行醉,错把白酒当安慰;
年少不知建行强,错把芯片当栋梁。
然后,说投资A股其实也很简单,就两个策略。
第一个策略,躺在银行股里面。
第二个策略,全面精通基本面+情绪面+政策面+资金面+磐口面+龙头战法+趋势战法+打板+低吸+做T+弱转强+强转弱+监管规则+预期管理+手速快+懂玄学+运气好+会PUA自己,以及懂得如下术语:
情绪、龙头、中军、后排、启动、确认、加速、分岐、一致、卡位、上位、补位、进位、反包、回封、排板、打板、扫板、翘板、预期、反转、强弱、高标、高阶、核心、杂毛、跟风、格局、逻辑、梯队、联动、博弈、止盈、止损、隔夜、竞核、转强、预期晋级、破局、先手、后手、高潮、退潮、共振、助攻、点火、回流、穿越、连板、断板、自救、首阴、抢跑、锚定、主线、支线、锁仓、抱团、回调、换手、接力、冰点、节点、起爆。
然后,你就会发现:
没啥用。
于是乎,有人终于悟了:
都说,这一轮牛市的核心驱动力是存款搬家,原来真实的含义是,大家把存款从银行取出来,买银行股。
开个玩笑哈。
那又回到那个开头的问题了。
银行股还能买吗?
这个问题要看从什么角度来看。
如果按照申万银行指数,从PB的估值分位来看,银行板块整体PB为0.64倍,处于近5年 93.30%分位数(即高于近5年93.3%的时期),中期是高估的。
但是,具体到各家银行,情况则大有不同:以工商银行(PB 0.78倍,处于近10年24.9%分位数)、建设银行(PB 0.80倍,处于近10年28.2%分位数)为代表的国有五大行,仍在历史底部区间;以江苏银行(PB 0.93倍,近5年80.4%分位数)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则接近历史高位。
若从动态PE估值的角度看,目前板块动态PE约6倍,也接近了近十年的高位(7.5倍),处于近5年 96%分位数(即高于96%的历史时期),其中部分股份制银行的PE已突破历史均值(如成都银行17.13倍)。
若从股息率的角度看,国有大行普遍超5%(如中国银行6.48%),对比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2.8%),仍有较大的吸引力。
而如果我们横向对比美股银行板块,就更有意思了。
美股银行板块PB均值1.3倍,部分头部银行则更高(摩根大通1.97倍、高盛1.51倍);市盈率普遍在10-16倍(美国银行16.09倍);而股息率则更低。
似乎,这么看下来,A股的银行板块似乎还有很多上升空间(A股银行板块一直被低估的原因比较负责,有些不方便这里说,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
所以,银行股还能不能买,要看具体情况:
国有大行(工行、农行)无论是从PB还是动态PE,还是从股息率的角度,安全边际都较为充足,仍然不贵。
部分股份制银行的PB/PE分位数已经爆表,估值已透支基本面,需警惕估值透支与回调风险。
当然了,除了估值和股息率,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比方说息差压力,目前银行板块的净息差收窄至1.53%(历史低位),若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或LPR再降,板块后续盈利可能承压。
此外,还需要考虑外部冲击,如美联储推迟降息或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升级,可能压制全球银行股估值。
(以上内容纯属学术分析,不构成对板块或个股的推荐)
聊完了银行板块,我再聊一聊对近期市场行情的一些看法。
上周,在政策利好与资金推动下,上证指数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站上3500点重要心理关口(过去35年的第四次)。
与此同时,市场却呈现出“指数牛、个股熊”的鲜明分化特征:在权重股拉升指数背后,超过60%个股录得下跌。在权重股中,大金融和地产板块成为推动指数上行的核心力,其中银行板块在周四创历史新高后,周五出现明显调整,结束了连续上涨态势。
对于本周的行情,从技术的角度看:
上证首次突破3500点后出现长上影线,显示3440-3500点历史筹码密集区存在抛压。若银行股能快速企稳(如回踩10日均线后反弹),指数有望震荡上行;若金融板块持续调整,可能回踩3480点支撑。
从消息面的角度看:
需要关注三个时间点,7月15日,中国公布二季度GDP及6月进出口数据;7月16日,美国将公布6月CPI和PPI数据,该数据直接影响美联储后续降息的预期;7月18日,台积电公布半年报,将可能对半导体板块情绪产生影响。
对于后市,星哥认为:
这一轮牛市的核心还是以AI为代表的科技,银行股的炒作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很可能会进入高位震荡阶段,市场应该会很快回归到以AI、半导体、机器人创新药为代表的科技股主线中。
事实上,如果我们放眼海外,在上证靠金融地产苦苦支撑时,美股靠科技板块的带动又一次创造了历史。
7月10日,英伟达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甚至超越了英、法、德三国股市总和。
而英伟达自4月调整之后,又一次上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新一轮的AI叙事:微软、Meta等巨头2025年AI资本开支达3500亿美元,英伟达的算力卡订单排期至2026年。
由此,星哥认为:
美股对于AI的持续炒作,后续仍会映射回A股,需要高度重视以科技股主线行情随时启动的可能性。
建议关注科创半导体ETF(588170)及科创50ETF(588000),捕捉三季度科技行情。
这轮行情,目前明确的有三大主线:
一条是英伟达产业链,以光模块/CPO、服务器/PCB、液冷/连接器为代表;
一条是半导体国产替代,以半导体设备/材料、AI芯片、HBM为代表;
第三条就是政策支持方向,如大基金第三期重点投向的制造/设备领域。
后续引爆行情的标志性事件,可能是:7月26日上海召开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会议期间,将会发布一系列国内在AI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以上关于板块、个股的观点和看好的ETF产品不构成对具体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