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遵义市红花岗区北京路街道网格员在“红色驿站”网格点开展服务。
贵阳市南明区新华路街道电力巷社区网格员召集群众开“坝坝会”协商议事。
铜仁市网格员走访群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孙蕙
低保申请办妥了,铜仁市松桃自治县蓼皋街道育才社区居民陈洪进夫妇对帮他们办理的网格员杨路长满是感激,“我们老两口行动不便,干部上门来办理,合心得很。”育才社区是一个有3664户17272人的大型社区,近年来,该社区探索“网格+”运行机制,打造辖区治理无盲点、为民服务无缝隙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群众屋檐下的‘小事’,就是我们网格里的‘大事’。”杨路长既是网格员,同时还是育才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河西区党支部书记,他说,社区通过党建引领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
近年来,随着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服务在全省各地落地,这些分布在城乡各处的“网格”,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进社会肌理,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
下沉网格 服务暖心
7月1日一大早,遵义市绥阳县洋川街道雅泉社区专职网格员王圣炜就敲响了75岁的老党员杨朝云家的门,他除了给老人带了一些日常吃的药,还带来了大米、食用油等慰问物资。
“隔三差五上门来看我,就跟我亲儿子一样。”接过这份“亲人般的牵挂”,老人脸上满是笑容。“我负责的网格里有428户,杨朝云老人身体不太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需要经常上门看望。”王圣炜说。
小网格服务大民生。绥阳县坚持以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为抓手,推动工作下沉到网格、暖心服务送到“家门口”。这个由“党小组(党支部)+网格员+联户长”组成的架构,让党的温暖浸润着每个角落,“有事就找网格员”成为了居民群众的共识。
网格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全省各地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体系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党的基层组织链条,推动服务、管理、资源、力量向网格集聚,确保群众诉求快速反应、治理难题及时破解。随着党建引领网格管理服务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全省划分2.07万个城市社区综合网格、1.76万个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织成密网,让党的组织不断延伸到网格、小区、楼宇和园区。
一支笔、一个记事本、一块工作牌,各地网格员穿梭在大街小巷和小区,走进百家门、化解百家事,搭建起“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化治理工作体系。
多网合一 多元共治
夏日的黔东南州锦屏县敦寨镇雷屯村,游人如织。天一亮,下沉到村的网格民警刘晓霞就要到村口“打卡”,和村里的网格员、村干部、志愿者组成的“平安护卫队”巡逻防范、指挥交通、调解纠纷。
“民警进网格,包户包人,倾心办事,拉近了警民关系。”刘晓霞说,村民纷纷点赞。
“157位民警和职工进村(社区)包户,推动警网深度融合,建立突出问题联治、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基层法治联建等‘七联’机制,让居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锦屏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李作维介绍。
像锦屏县公安局一样,将人员下沉村(社区),走进网格开展服务已成为全省各地单位部门的常态。
全省2万余个网格打破条块分割,将党建、文明创建、政法综治、民政、信访等相关职能部门在村(社区)的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实现“多网合一、一网通用”。大力推进人员整合、事务整合、服务整合、数据整合,推动各部门专业人员入格服务,实行多网融合、多网共治,实现“一人一格”向“多元共治”转变,确保把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每栋楼宇、每户家庭。同时,建立条块联动机制,把网格“办小事、报大事”和部门“解难事、办实事”结合起来。
另外,全省在全覆盖配备专职、兼职和专业网格员基础上,还创新推行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常态化机制,推动各级机关党员下沉网格,让专业服务触角延伸到百姓家门口。
“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电动车入户充电很危险,‘飞线充电’也不可取。”近日,遵义市凤冈县龙泉街道和平路社区,居民在网格群里吐槽电动车充电难,联系包保的网格员迅速把大家的诉求和建议梳理上报,很快,就在社区修建配备了7个充电桩。
“自从社区有了网格员,我们只要有诉求,很快就会有回应。”居民们对社区的网格化服务纷纷点赞。
小事连民心,网格通民情。凤冈县落细落实干部包联指导制度、“双网格长”制度、常态化下沉网格工作机制等,推动形成“党组织统筹、多部门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确保各方联动更加紧密、源头治理更加有力、服务管理更加精细。
既要服务民生小事,还能释放发展活力,我省着力让网格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在各地,农村网格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黔西南州公安局民警戴永亮,来到普安县盘水街道红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依托网格包片联户,引导村民发展资金投入少、种植要求低、附加产值高、发展空间大的葫芦产业。如今,红星村葫芦产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每年产值1000万元左右。“希望红星村葫芦产业能带动周边村,串珠成链、成方连片,带动周边共同致富。”戴永亮说。
从城市到乡村,从民生到发展,网格里幸福拔节生长。全省各地多形式组织引导各职能部门党员干部、专家人才、科技特派员等带着资金、技术、理念下沉网格,服务群众,做到“民情民意在网格内掌握、矛盾纠纷在网格内化解、发展合力在网格内汇聚、群众满意在网格内实现”。
(省委组织部供图)
上一篇:900℃高温“炼”30亿产值
下一篇:警惕减重路上的美丽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