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郫都区 以文旅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
盛夏时节,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相继召开,鲜明释放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与强烈信号,奏响文旅融合最强音!坐拥“古蜀源头”“天府之源”千年文脉的郫都区,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郫都区位于川西平原的腹心地带,不仅是古蜀文化的源头,还是长江上游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被誉为“豆瓣之乡”“蜀绣之乡”“盆景之乡”,自然风光秀美、文化积淀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极具吸引力,发展文旅产业优势突出。
凭借资源优势,郫都区将如何写好“文旅融合”这篇文章?
新动能
农商文旅体融合
今年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擘画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蓝图,明确提出“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拥有丰富乡村资源的郫都区,将乡村视为演绎幸福生活、展示传统文化的广阔舞台,展开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城乡关系重构的深度实践。
“林院相依、田水相映”的青杠树村,是川西林盘的典范之作。通过深挖在地文化,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场景、新业态、新形态,形成集“观水、赏花、运动、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为游客提供乡村生态田园风光、蜀绣文化、农耕文化等多层次多元化体验。
战旗村在提升美丽乡村“颜值”的同时,深度挖掘当地农耕文化资源,天府农耕文化博物馆、壹里小吃街、天府战旗酒店等项目陆续投入运营,乡村业态得到进一步丰富。目前,村内共有11家餐饮单位、11家住宿单位和8家生产性企业。
在东林艺术村,600亩大田景观随四季流转变幻色彩,错落有致的林盘院落掩映其中,成为独具匠心的“大地景观”。村里的“张家独院”“张家瓦房院子”等示范院落经过改造后,融合体育、文化、休闲、商业等功能,打造1+N复合型空间,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
……
当田园风光转化为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升级为文创商品,农商文旅体融合不仅让传统村落焕发新机,更构建起乡村发展的生态闭环。
郫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快蝴蝶村、棋广、柏木河、战旗、安龙、农科、东林等片区村聚团发展,推动村落体验游线、环境风貌、消费场景改造提升,培育壮大农事体验、高端康养、婚恋服务等融合业态;做强家庭园艺、小微盆景等特色产业,建成川派盆景展示展销基地;实施“村园联动”工程,推进都市农业与川菜产业园“接二连三”。
未来,在郫都,以农业为基,文化为魂,旅游为翼,将呈现出更多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生动图景。
新发展
文旅产业活力迸发
从现象级动漫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到热播的电视剧《公诉》,再到都市话题剧《故乡,别来无恙》,这些作品虽然题材各异,但是背后都有成都影视城的身影。影视IP,正成为郫都区塑造文旅特质、激活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热播影视剧正以磅礴力量搅动郫都文旅产业的“一池春水”。
不止于拍摄。在郫都,成都影视城正全力以赴抓项目、搞建设,7月底建成首批7个摄影棚,10月底投用数字虚拟棚;创制中心5个摄影棚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年底建成投用。产业势能持续汇聚,今年以来,灵河文化等50余家优质影视企业相继落户,46部影视作品成功立项,头部企业壹同制作签约入驻,与春光好、天府宽窄等企业共同构筑了“镇园之宝”矩阵。
影视产业壮大的同时,郫都区也将继续探索电影片场与影视文旅的进一步融合,为游客打造新的体验。据成都影视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联动相关重磅IP,太和老街、科幻街区建设即将启动,着力打造虚拟现实、沉浸式互动等前沿场景。同时,积极推进与春天花乐园、蝴蝶村、青杠树村的整体联动,打造“影视+产业”核心发展区,布局剧本创作、外景拍摄、文旅消费、主题街区等新场景、新业态,推动城乡融合影游联动发展,构建影视文旅产业互动发展格局,让影视IP与城市IP同频共振。
“科幻+”为郫都文旅注入强劲动能。作为文旅产业融合新载体,成都科幻馆及周边植入了笨笨机器人、时空隧道、三体黑暗森林等爆款打卡场景,再联动世界科幻公园等景点,一个集“科幻+文旅”“科幻+教育”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已然形成,游客可在此沉浸体验科幻IP转化的消费新场景。
“我们还将不断推出科幻主题的文旅产品。”据成都科幻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馆内常态化设置无人机、VR体验等科技项目,不定期开展科学实验秀、科幻舞台剧等公益活动;针对暑期,成都科幻馆推出“星云·巡航日志”系列活动及青少年科幻启蒙主题活动等。
当前,郫都区正以“影视+科幻”双轮驱动,为城市文旅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新业态
消费场景多元融合
正值暑期,“研学游”市场持续升温。郫都区今年精心策划推出的5条主题研学线路热度飙升。“爱国主义教育、川菜美食体验、溯寻古蜀文脉、探寻光影科技、感知乡村振兴”五大主题线路,巧妙串联起区内博物馆、非遗工坊、历史遗迹、科技场馆与美丽乡村等核心资源点,为青少年带来了沉浸式、互动性强的暑期研学体验。
在成都川菜博物馆门口,游客未入门即可感受食材香气。馆内6000余件藏品全方位展示川菜的“色香味形”。更吸引人的是丰富的互动体验项目——游客可在专业厨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经典川菜,同时学习川菜文化及传统烹饪技艺。
移步安靖蜀绣文化创意公园,蜀绣之美触手可及。游客不仅能细品历史与技艺,更能亲手飞针走线。公园内还巧妙融合蜀绣咖啡、绣茶坊、创意中心等多元场景,打造出“绣里”等新晋网红地标,让古老技艺在当代生活中流淌。
从“舌尖”到“指尖”,郫都区正通过研学与旅游的窗口,不断拓展出炫酷新空间与潮玩新场景。
“今后,我们还将培育更多人们喜闻乐见的新场景、新业态。”郫都区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成都川菜博物馆、安靖蜀绣公园、青杠树艺美水村等载体,进一步活化川菜文化、豆瓣制作、蜀绣技艺等非遗文化资源业态,不断挖掘古城鸟笼制作技艺、三道堰银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等特色文化IP文创产业价值。创新星空帐篷、文创手作等优质消费场景,探索发展夏季夜市、露天音乐会等特色旅游产品。力争2025年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达17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19亿元。
时尚元素是助力郫都文旅腾飞的另一翼。成都佛罗伦萨名品奥特莱斯复刻意大利古典神韵,高饱和度的马卡龙色建筑成为拍照胜地。小镇上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有效提升顾客消费体验、激发消费活力。此外,通过定期举办音乐会、美食市集、露营市集等活动,持续为郫都文旅注入新动能。
郫都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利用望丛祠等A级景区、东林村艺术家部落等独特的文旅空间,将精心打造一系列科幻体验游、科技教育游、艺术创作体验游等新型旅游项目,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同时,挖掘并推广蜀绣、三编、布鞋、郫筒酒等非遗文化精品,擦亮郫都特色旅游商品名片。
粟新林/文 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