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覃汉研究笔记)
交易盘需求走弱,普信债和二永债主要非银买盘减少。
过去一周,交易盘卖债,配置盘承接;以基金为代表的主要非银买盘净买入普信债和二级债规模明显减弱。目前债基久期还在震荡抬升,但是在资金收紧和对税期的忌惮下,市场加杠杆需求冲高回落。
展望后续,资金和权益市场对于债市的扰动增加,而前期基金对于利率债和信用债参与的风偏明显较高,近期或可阶段性回归活跃券交易,规避调整时的流动性风险。
作者:沈聂萍
全文:1072字 | 4分钟阅读
一、周度机构行为跟踪
1.1 二级成交:交易盘需求走弱,普信债和二永债买盘减少
1)大行买债:大行买入短国债规模再度攀升。过去一周(7/7-7/11,下同),大行买入国债1143亿元(上周723亿元),环比增长明显。
2)利率债买盘:交易盘卖债,配置盘承接。农商行、大行是主要买盘,农商行净买入力量明显增长;过去一周基金净卖出利率债979亿元(上周净买入424亿元)、农商行净买入利率债1857亿元(上周净卖出40亿元)、其他产品净卖出利率债133亿元(上周净买入227亿元)。
3)同业存单买盘:理财子、大行是主要买盘,货基是主要买盘。过去一周大行净买入存单667亿元(上周净卖出17亿元)、货基净卖出存单1162亿元(上周净卖出447亿元)、理财净买入存单776亿元(上周净买入259亿元)、保险净买入存单235亿元(上周净买入161亿元)、农商行净卖出存单56亿元(上周净买入651亿元)。
4)信用债买盘:主要非银买盘净买入信用债规模明显减弱。过去一周主要非银买盘净买入881亿元(上周净买入1363亿元); 5年以上超长信用债非银买盘净买入规模总体平稳,过去一周主要非银买盘净买入174亿元(上周143亿元);信用债整体看,基金、其他产品、货基等依然是主要的净买入方;5年以上信用债部分,基金、保险、理财、其他产品净买入力量较强。
5)二级债买盘:二级债需求总体走弱。2年以内二级债净买入力量偏弱,基金是主要净买入方,过去一周主要买盘净买入18亿元(上周62亿元);2-5年二债需求也走弱,过去一周主要非银买盘净买入45亿元(上周216亿元),基金净买入规模减弱明显;5年-10年二债需求也偏弱,过去一周主要非银买盘净买入14亿元(上周47亿元),保险净卖出较多。
1.2 机构久期:债基久期震荡抬升,成交久期涨跌互现
债基久期:中长期债基久期中位数震荡抬升。7/11,10日移动平均中长期债基久期中位数为4.04年,相较于7/4(3.96年)震荡抬升。
二级市场成交久期:信用债成交久期涨跌互现。7/11,5日移动平均城投债成交久期为2.75年,相较于7/4(2.57年)明显抬升;5日移动平均产业债成交久期为3.65年,相较于7/4(3.57年)震荡抬升;5日移动平均二级债成交行权久期为2.52年,相较于7/4(2.71年)明显下降;
1.3 机构杠杆:过去一周杠杆率107.65%,冲顶回落
过去一周,债市杠杆率测算得107.65%,相比于上周(107. 96%)下降明显。
二、风险提示
模型和假设不精确,导致对中长期债基久期以及债市杠杆率等指标走势误判;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动,导致债券收益率超预期上行或下行;二级市场成交数据不能完全反映机构持仓水平,导致对机构持债趋势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