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孙唯
本周,法国总统马克龙及其夫人抵达英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这是英国脱欧以来,首次有欧洲国家的国家元首前来进行国事访问。马克龙此次正式地与英国“见面”,释放的信号其实十分明显:俄乌冲突悬而未决、中东火药桶随时引爆、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优先”……从地图上看,三个不稳定的因素刚好形成东—南—西的“包围圈”,欧洲又将如何破局?
担心唇亡齿寒
马克龙访英的重头戏是向英国议会两院发表讲话,这是一项极为罕见的殊荣。演讲的地点在威斯敏斯特宫皇家画廊,虽然画廊背景的油画一幅是滑铁卢战役、一幅是特拉法加战役,但却并没有妨碍马克龙大谈特谈英法友谊。“这是我们两国的重要时刻,也是欧洲的重要时刻。”马克龙说,“英国选择离开欧盟,不等于脱离了欧洲。”
此次访问英国,马克龙主要想跟英国谈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欧洲抱团取暖问题。讲得更直白些,就是作为拥有核武的欧洲国家,英法应当如何成为欧洲的领导者,带领欧洲对抗世界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特朗普希望欧洲增加防务开支的大背景下,马克龙明确表示:“我们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据英国国防部和法国爱丽舍宫称,两位领导人将正式确认在核威慑方面展开大规模合作,签署一份声明,规定双方各自的资源可以“进行协调”。
第二个是俄乌问题和巴勒斯坦问题。“欧洲永远不会抛弃乌克兰,绝不。”在8日的英国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在议员和贵族们的掌声中,马克龙庄严宣告:“英国和法国必须再次证明,我们的联盟能够改变局势。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捍卫与守护国际秩序。”然而,美国未能在解决冲突方面取得进展、华盛顿拒绝为欧洲士兵提供安全保障,英国和欧盟已搁置在停火后向乌克兰派遣部队以维护安全的计划。关于中东问题,马克龙要求加沙地带实现无条件停火,此外,他还呼吁英国政府共同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视其为“通往和平的唯一道路”。
第三个是非法移民的问题。近年来,大批非洲、中东民众为躲避战乱等逃至欧洲,其中一些人从法国经英吉利海峡偷渡至英国。偷渡船倾覆事件时有发生,酿成人员死亡或失踪悲剧。对此,斯塔默办公室发布的会见情况摘要表示:“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应对非正常移民和小船越境的威胁是两国共同的优先事项,需要共同的解决方案。”法国过去曾拒绝与英国达成遣返寻求庇护者的协议,称英国应该与整个欧盟进行谈判。根据斯塔默的计划,英国每将一名寻求庇护者驱逐到法国,就将交换一名合法移民来英国。
纵观马克龙访英的几个重要议题,核心就是一个词:安全。在世界风云激荡的今天,马克龙与斯塔默心里都十分清楚,如果英国与法国不能够协同一致、在一些核心问题上取得共识,那么唇亡齿寒的故事大概率会上演,这显然是英法不愿意看到的。如今,英法抱团恐怕真的是当下的“最优解”。
想说抱团不容易
然而,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线性发展的。英法真的想达成马克龙所期待的、“欧洲的问题必须由欧洲人自己解决”的“新蓝图”,也并不容易。
有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英法两国想领衔构建“欧洲人的欧洲”,那英法之间谁是领导者?毫无疑问,双方都希望是自己。其实,英法之间本就是各怀心思,现在的合作更多出于利益驱动:难道马克龙不担心英国借如今的局势,以合作为名再次插手欧洲大陆事务吗?同样,英国也非常清楚,非法移民每天像“坐出租车”一样涌入,法国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另一个问题就是对待美国的态度。相比于斯塔默的温和,马克龙对美国的态度更激进一些。然而,英国是不是真的愿意与欧洲联合、在一些领域对抗美国?按照以往的惯例,英国或许更倾向于搞大陆均势——相比于距离更远的美国,英国更害怕出现一个强大、团结的欧洲。与法国合作对抗美国,英国的积极性尚应观望。此外,在一些小问题上,英法之间也存在着分歧,包括对巴勒斯坦国承认的问题、非法移民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虽然看起来不大,但或多或少都削弱着互信。
当然,从整体上看,马克龙还是诚意满满,而英国此时也的确有相同的需求。正如马克龙所说:“我来到此地,是为了重申法国人民传递的友谊与兄弟情谊。我们因地理与历史相连,更因未来命运与共。”
编辑:聂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