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李锦明 隆一)7月3日,贵阳市清镇市卫城镇新发村卫生室内,村医袁雪一边询问村民病情,一边根据电脑系统上弹出的患者病历信息开具处方。
卫生室窗明几净,诊室、药房、治疗室等分区清晰,药物品类丰富。这得益于清镇市大力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智慧化建设。
自2021年起,清镇市连续4年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列入“十件实事”,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资金,对40个村卫生室进行提质改造,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站街镇莲花村村民陈丹近期血压偏高,每天都要到村卫生室“报到”。“如果我不来,就会接到村医的电话提醒,或者‘上门服务’。”陈丹说,村卫生室改造后,不仅环境好了,设备也齐全,村民们伤风感冒、头疼脑热,都选择就近到村卫生室处理。
“村卫生室改造增设了智能化的医疗设备设施。”村医邓爽说,安装了县、乡、村统一的HIS系统(诊疗信息系统)及相关智能辅助系统,她可直观了解村民的病史病历,并应用人工智能来辅助提升常见病诊疗的规范性、准确性。
上一篇:“宁芜号”盾构机成功穿越秦淮新河
下一篇:“有矛盾,找王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