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奖”是熨帖人心的稳岗留人良方
创始人
2025-07-10 01:56:37
0

“今年我拿到了5000元工龄奖金。工作18年来,我见证了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公司也见证了我的成长。”近日,在浙江台州,一家企业刚刚发放了今年的“工龄奖”,这是该企业多年来一直延续的传统。有员工表示:“‘工龄奖’不仅仅是一笔奖金,更是一种认可,它让我觉得自己的坚持和付出都得到回报。”(见7月8日《工人日报》)

“工龄奖”制度蕴含着稳岗留人的智慧。如何让员工愿意长期扎根企业,与企业共同成长,是许多用人单位面临的共同难题。在此背景下,“工龄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用实实在在的福利,让员工的坚守得到回报,让企业的稳定发展获得人才支撑。

“工龄奖”的积极意义首先体现在对劳动者长期职业发展的正向激励上。奖金数额与工龄挂钩,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劳动者在企业扎根奉献,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职业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其次,“工龄奖”也能助力企业保持岗位和员工队伍的稳定。比如,在制造业领域,熟练工人的流失往往意味着生产效率的下降和培训成本的增加。新闻中这家企业有近50名工龄超过10年的员工,这正是“工龄奖”创造的稳定性的最好证明。此外,“工龄奖”的智慧还体现在通过肯定劳动价值来增强劳动关系的和谐度。与一些企业发放的“孝心奖”相似,“工龄奖”也让劳动者得到了情感照拂,激发更多劳动热情和创造力。

现实中,一些企业为了留住员工,滥用竞业限制协议,甚至扣押证件、拖延工资,这些做法不仅侵犯劳动者权益,还容易引发官司纠纷。相比之下,“工龄奖”通过温情留人的方式,既尊重了员工的自主选择权,又增强了企业的吸引力——当企业愿意为员工的长期发展投资时,员工也会用忠诚和创造力回馈企业。

一个不变的逻辑是,企业要留住人才,必须靠真心换真心。尤其是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当然,要实现稳岗留人还需建立立体、多元的管理配套措施。比如,除了设立各类精神关怀奖项外,还可以通过强化技能培训、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等方式帮助员工成长。这种“经济激励+成长支持”的组合拳,值得更多企业尝试。

企业发展要算大账、算总账、算长远账,“工龄奖”及配套措施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及劳动者的职业成长而言,可谓四两拨千斤。期待更多企业能够学习借鉴有关“工龄奖”的人力投资理念,用心用情寻找破解“用工难”“留人难”等问题的方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地铁站周边拆围栏 扩容电动自行...   本报记者 孙宏阳  昨天记者从“交通大家谈”节目获悉,近年来,本市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量年均增长1...
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积极奔走 转自:团结报  □ 梁维贤  黄绍竑生长于多民族地区广西, 其人生足迹遍布广西所有重要地区;在国家内...
“网”聚英才 “联”动未来 转自:团结报  5月25日,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网联会秘书长周明刚以国内首款九重超长防护特种材料项目斩...
黄马褂的权利有多大?为什么和珅...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黄马褂到底有多少特权,和珅拥有20多件,为何不能免罪的...
普惠金融服务惠千企万户 工作人员向群众普及金融服务知识。 图片由工行青海省分行提供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郭红霞)讲解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