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壁垒 选优育优——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静安答卷”
创始人
2025-07-09 23:01:40
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人才工作,正成为上海市静安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人才究竟如何定义、谁是人才?在这里,年轻人可以“自荐”。

静安区服务经济比重达96.6%,是一个典型的高知青年聚集城区。该区202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9.93亿元,按当年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36.26万元。

让年轻人愿意留在上海、留在静安,让他们在这里找到成长空间,一直是团静安区委努力的目标。2013年由该部门发起的“静英”青年英才开发计划(以下简称“静英计划”)至今已经走过10余年,累计选拔6批次232名青年英才。

值得注意的是,该计划的推荐方式包括组织推荐、单位推荐、功能区推荐、协会团体推荐、英才推荐和个人自荐。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创新实践,让青春力量在商贸服务、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涌流,交出了独具特色的“静安答卷”。

让年轻人不被“推荐门槛”挡住

“自荐渠道的设立是为了让有真才实干的年轻人不被‘推荐门槛’挡住。”团静安区委组织联络部副部长应惟怡介绍,静英计划采取“海选”模式,目的是让更多青年站出来。

静安区具有显著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其重点产业包括商贸服务、金融服务、数据智能、生命健康、科技研发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高度依赖国际化、跨领域、创新能力强的青年人才。而传统的“体制内组织推荐”模式难以全面覆盖体制外、外资企业、社会组织及自由职业者中的优秀人才。因此,自荐机制打破了人才选拔的壁垒,吸引更多元化的青年人才参与。

米高蒲志(上海)人才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监罗星宇是自荐报名的,她所在的企业是一家外企,此前从未有同事参加过该计划。“我的工作要与很多人打交道,静英计划的成员组成和培训设计可以赋能我的职业需要。”罗星宇介绍,自己所在的第七期静英计划,候选人构成非常多元,既有国企员工、中学教师、医疗专家,也有区块链创业者、建筑设计师和律师,“跨行业交融产生的‘化学反应’完全符合我的预期”。

据悉,为了进一步保证公平选拔,静英计划采取严格的盲审制度,初审阶段专家依据简历和推荐表进行资格审查,确保不同渠道候选人在同一起跑线。在为期10个月的培训之后,再根据全过程的综合评价度、参与积极度、课题贡献度等指标,产生“静英”青年英才最终人选。

第五期静英计划班长、上海电信数字生活部副总经理朱裔梁对此深有感触:“五期海选时三四百人报名,60人进入候选,最终毕业通过率仅50%,答辩环节由十几位专家组成评审团,全面考查候选人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潜力。”

选优育优,亮出“底牌”

选优育优并非简单的人才筛选,而是一套环环相扣的培育体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静安区在吸引人才上拿出十足的诚意,将政策支持、培育资源、服务保障等“底牌”全盘亮出。

朱裔梁回忆,开班第一课由静安区区长讲授,“让我们从起步阶段就找准了服务静安的定位”。团静安区委的回访调研显示,经过系统宣传教育之后,超过95%的青年英才对静安党政工作和党团组织更加了解,99%的青年英才对静安区域发展更加关注和投入。

此外,静英计划通过整合交大安泰经济管理学院、上大科技金融研究院和市青年干部学院等重点院校资源,开展符合青年人才个性化需求的“主修+选修”课程体系,全面提升青年英才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朱裔梁从静英计划毕业后,通过英才网络对接优质资源,带领团队完成静安区12345政务服务平台数字化升级,显著提升市民诉求处置效率。统计显示,42%的青年英才参加培训后实现职业晋升,65%成功找到项目合作或资源对接,部分人才甚至合伙进行“二次创业”。

团静安区委书记陆迪介绍,静英计划在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局指导下,打破了部门和区域间的政策壁垒、服务盲区,摒弃零和博弈观念,结合共青团数字化转型,采用“先培育后选拔”的创新模式。

“我们为更多人提供‘试错’机会,在培育过程中发现真正的潜力股。”陆迪说,即使未入选静英计划也不意味着“出局”,项目会通过私域社群为所有候选人持续推送活动和政策信息,为所有参与项目的青年人才提供服务。这种“重过程、轻结果”的做法,让人才充分感受到“被重视”的温度,更加敢于拿简历来“打擂台”。

静安区还拿出最大诚意“引凤筑巢”。坚持开展“安聚人才”优秀大学生挂职实践计划,与上海985、211高校打通大学生实践通道,建立常态化、项目化合作机制;举办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静安分论坛、上海产业青年创新大赛、“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为青年人才提供展示创新成果、交流创业经验的平台;举办“强国志 青春说”“青春研习社”等分享沙龙活动,定期开展跨界参访,让年轻人相互分享个人专长、职场经历、创业故事等,用榜样的力量激励青年、用真挚的情感留住青年。

让个人奋斗与政策支持两股绳拧在一起

在静安,人才发展从不是“单兵作战”。从“青春小店”到科技企业,从应届毕业生到行业精英,静安区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以“政策组合拳”破解人才后顾之忧。

“长乐路966号20平方米的小店是我创业的起点。”退休市集主理人张帆去年6月通过上海戏剧学院与静安寺街道合作的“我的小店开在巨富长”项目,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获得免租金创业场地,开启手工艺品展销之路。

后续,张帆团队将进一步打造原创手工艺品牌,并依托退休市集快闪店开展“时髦”的公益。她开发的手工课已与静安区多个街道达成合作,形成“艺术+公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跟张帆一样感受到“静安温度”的还有李昭君,他创办的薪太软(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在是发工资的“行家里手”,其研发的算薪机器人、发薪机器人、垫薪机器人年服务企业超万家。

李昭君说,公司初创时,团静安区委不仅给予资金对接服务、帮助员工解决落户问题,更为公司产品落地开放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像薪太软这样的企业,在静安区可享受从初创期EFG雏鹰计划资金支持,到成长期人才公寓、子女教育等综合服务,再到成熟期重大项目补贴“一条龙”扶持。在静安区最新发布的“1+5+N”人才政策体系中,“静英”顶尖人才可获最高300万元资助,重大项目补贴上限达1亿元。

个人奋斗与政策支持这两股绳,只有拧在一起才能让梦想起航。随着更多青年英才在静安崭露头角、建功立业,“国际静安、卓越城区”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青春力量奔赴而来,让青春之花在城市发展的沃土中绚丽绽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湖北九有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 证券代码:600462 证券简称:退市九有 公告编号:临2025-051湖北九有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关...
山东仙坛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 证券代码:002746 证券简称:仙坛股份 公告编号:2025-036山东仙坛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
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202... 证券代码:605020 证券简称:永和股份 公告编号:2025-060债券代码:111007 债券...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 证券代码:300788 证券简称:中信出版 公告编号:2025-023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
太监手中为什么要手中拿着拂尘呢... 还不知道:太监手中为什么要手中拿着拂尘呢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