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飙升至38℃,消防员:不能等,必须尽快找到人!
创始人
2025-07-09 20:41:04
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38℃高温、80°陡坡、25小时跨夜救援……7月6日至7日,怀柔区消防救援支队的队员完成了一场异常艰难的山岳救援任务。一名38岁的男子在攀爬野山时,不慎从30多米的悬崖摔落,疑似骨折。消防员克服高温湿热、山险无路、蚊虫叮咬等困难,利用绳索在深山中打下一个锚点又一个锚点,搭起“绳桥”,平稳安全地将担架中的受伤男子转运至山下。

7月6日至7日,怀柔消防完成了一场异常艰难的山岳救援任务。

男子从30多米高的悬崖摔落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位置,我朋友从山顶位置掉下来的,得有30多米高,幸亏下边有个地台接住他了,现在身体不敢动弹,一动就疼……”7月6日11时许,怀柔区消防救援支队雁栖消防救援站接到一男子报警称,他和朋友在攀登怀北镇一座山峰时,朋友不慎从30多米高的悬崖摔落,有受伤情况。

消防员在大山中披荆斩棘开路。

雁栖消防救援站的队员接到报警后,让报警人拍摄目前所在位置及现场情况视频,发送到自己手机上,之后队员根据山上的情况立即出动前往救援。

12时05分,消防救援人员到达山下发现,这片区域是名副其实的野山,没有现成的山路,茂密的灌木丛交织成网,碎石与陡坡遍布其间,而且,当天户外气温已飙升至38℃,连风都带着灼人的热气。

消防员观察地形随时调整救援策略。

“不能等,必须尽快找到人!”带队指挥员雁栖消防救援站副站长梁东杰当机立断,救援人员背着救援器材和应急物资,手持砍刀等工具,硬生生从齐腰深的杂草与荆棘中劈开一条通路,向着受伤人员的位置艰难前进。

在密不透风的灌木丛里辨认方向

救援人员每走一段路,就拿出手机看看报警人发来的视频和定位,对照着周围的植被、岩石特征,在密不透风的灌木丛里辨认方向。此时,救援人员的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脸颊、脖颈往下淌,还有几名队员的手和腿都被树枝不同程度划破。

伤者跌落在平台的灌木丛里。

深知这次救援复杂,怀柔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中途又调集了国际会都消防救援站和国家山岳救援队北京大队的队员们前往增援。

消防救援人员在山上行进了两个多小时后,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声呼喊:“我们在这里,你们沿着我这个方向走就能找到我们。”只见有人站在一块大石头上,一边挥手一边呼喊着,救援人员根据他的位置加快了脚步。

消防员利用担架固定转移伤者。

半小时后救援人员到达受伤者的位置,此时他平躺在平台的灌木丛里,平台下方是百余米深的陡坡。男子身体不能动弹,稍微一活动就疼,脚部位置疑似骨折,救援人员小心翼翼地检查完伤情后,立即对伤者进行初步固定,在固定完后将伤者慢慢地移到担架。

下山陡坡最大坡度约80°

增援力量相继到场,大家立即协同作战开展救援。山险无路,荆棘密布,徒手行走尚且举步维艰,如何平稳转运担架中的伤者呢?

消防员制作好锚点建立“绳桥”救援。

消防救援人员先在一处相对牢固的树干上制作好锚点建立“绳桥”,同时将担架固定在“绳桥”上,一名经验丰富的消防员做好自身保护后,跨到担架上方,一边后退一边观察身后陡坡的情况,指挥队友控制绳索下放速度,其间,他还要掌握担架的平衡,防止担架侧滑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

“我们运送伤者下山的陡坡最大坡度约80°,而且下方全是灌木丛和石头,如果我们采用人员抬担架的这种方式根本不可能,队员们在抬伤者时很容易滑倒,无法保障队员和伤者的安全,为了保险只能利用绳索一点一点转移。”国际会都消防救援站站长王振江介绍。

无人机投送救援物资及装备。

转运耗时耗力,天色暗了下来。山区夜间气候复杂,山路能见度极低,连夜转运存在极大风险,19时20分,根据救援指挥部的统一决策,救援队伍决定暂缓转运,先保障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于是,指挥部调集无人机携带饮食、药品、水源、帐篷、睡袋等过夜必需品精准投送至现场,为被困人员及同行人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山中搜救时长达18个小时

7月7日凌晨4时左右,天色刚刚亮,所有消防救援人员再次上山转运伤者。转运前,队员们再次检查绳索系统,反复拉扯锚点的每一根绳结,重新收紧担架上的固定带,确保伤者在转运过程中不会有丝毫晃动。

“准备就绪,可以下放!”随着现场指挥员王振江一声令下,“绳桥”系统再次启动。负责下方引导的队员率先顺着绳索下滑,仔细排查着每一处可能阻碍担架的碎石与藤蔓,上方队员则稳稳控制着绳索速度。

这次救援让消防员吃了不少苦头。

转运途中,最危险的一段是布满碎石的地方,消防救援队员提前用砍刀在下方要经过的路段,将一些容易阻挡担架的树干给砍断,确保每一步都稳稳当当。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山轮廓越来越清晰,上午10时许,消防救援人员终于将伤者转移到坡度较缓的区域,队员们立即改用人力抬行,步伐虽缓却异常平稳。13时40分,大家终于将伤者安全地护送到山下,并将伤者转移到救护车上——这场历时25小时的山中艰难搜救任务宣告结束。

将伤者转移到坡度较缓的区域。

消防在此提醒市民,野外登山虽能亲近自然,但未经开发的“野山”隐藏着诸多安全隐患,若在登山过程中遇到危险或意外,需保持冷静,及时拨打119报警,清晰说明所在位置、受伤情况及周边特征,为救援争取时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你真的会拨打120吗? 转自:团结报  主讲人:  朱 永  民革党员  广东省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凌晨三点...
通州出新规补贴零工市场   本报讯(记者 陈强)昨天,通州区公布零工市场(驿站)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和支持奖励实施方案——零工...
官宣!周杰伦入驻抖音 7月9日,周杰伦正式宣布入驻抖音。抖音大明星晒出周杰伦视频宣布:这次是真的@周同学来了!8日,抖音辟...
美国债市:国债在10年期拍卖之...   美国国债周三录得一周来首次上涨,期货收盘接近日内高点,此前月度10年期美债发行中标收益率低于预期...
二本大学排名文科及分数线,最新...   全国共有262所文科二本大学参与了最新或2023(历届)二本大学排名文科,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深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