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未来科学大奖得主遇到上海中学生,他们会聊些什么?
创始人
2025-07-09 19:22:40
0

转自:上观新闻

今天(9日),在未来科学大奖成立十周年之际,“科学点燃青春: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对话青少年”——科创校长空间站特别活动于上海自然博物馆举行。活动旨在搭建一座连接青少年与科学巨匠的桥梁,让年轻的心灵在科学的海洋中遨游,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七宝中学、控江中学、曹杨二中、上海市延安中学、大同中学、格致中学近百名师生与全网近百万观众共同参与了这场科学与青春邂逅的盛会。

活动以“科学Talk Show”的形式展开,四川大学教授、2018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冯小明,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2017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许晨阳,通过生动有趣的演讲,向青少年们分享了他们的求学故事与科研经历。

四川大学教授、2018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冯小明

冯小明教授的“科学Talk Show”的题目是《手性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他先以左右手、耳为例,阐释手性是镜面对称却无法完全重叠,且这种现象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大至星云,小到DNA、蛋白质,还有牵牛花藤蔓缠绕方向等,都与生命奥秘紧密相连。他指出,手性化合物十分神奇,不同构型生理活性差异大甚至相反,如反应停因构型问题致畸,而新冠、艾滋病有效药物也都依赖手性。此外,它在农药、液晶显示等领域也影响生活,“获取手性物质,精准高效合成是关键,手性催化剂必不可少。”

许晨阳教授以《代数几何:当代数魔鬼遇上几何天使》为题作演讲,分享诸多有趣数学问题。他称代数和几何是数学里的“魔鬼”与“天使”,代数提供强大工具解决难题,却可能让人失去对几何的直观感受;几何则如天使,助人直观理解空间和形状。代数几何主要研究方程和空间的关系,以复杂方程为例,它可描述一个空间,研究该空间能更好地理解方程。

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2017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许晨阳

许晨阳还提及“抹掉猜想”,即方程复数解空间曲率为负时,其整数解只能是有限多个,空间形状竟能决定方程解的数量,十分神奇。最后,他谈到分类理论,数学家如同给城市画地图一样,努力为数学世界绘制“地图”,把复杂数学问题分解成简单部分,进而逐一理解和解决。

在获奖者对话青少年环节,青少年们积极提问,与科学家们围绕“如何平衡数学抽象思维与工具利用”“不对称催化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的优势”“代数几何研究漫长且不稳定时如何调整心态和思路”“科研中如何找到创造思路”等话题开展了热烈的交流。

在科研方面,冯小明教授鼓励质疑分析,认为不能盲目相信既有结论,要搞清原因,像课题组挑战“做不出来”的结论,通过分析催化剂酸碱性等因素最终成功;对于做研究选方向,他强调选题原创性要强,一旦做出成果就能在该领域领先。

许晨阳教授认为,虽然计算机发展对数学冲击大,像形式化数据可辅助证明验证,但目前说计算机取代数学直觉还为时过早,在人工智能时代更要学习数学,若能将人工智能和数学研究结合起来,或许可以加速数学的发展进程。

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未来科学大奖永久捐赠人刘芹表示:“未来科学大奖自创立起便秉持让科学成为时代光束的初心,十年间推动科学精神融入公众生活,让科学不再是高墙深院里的密码,而化作大家手中可触碰的星图。”他指出,那些改写科学领域的传奇大师,也曾是仰望星空的少年。每个伟大的发现,都始于少年眼中不灭的好奇火光。科学的未来属于青少年,未来科学大奖将以更鲜活的科普形式,让科学知识化作青少年成长路上的星火。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说,上海科技馆一直为青少年提供科普资源与平台,青少年要以科学家为榜样,保持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祝愿青少年在科学的熏陶下,放飞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

原标题:《当未来科学大奖得主遇到上海中学生,他们会聊些什么?》

栏目编辑:左妍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郜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久久为功做好对口援疆工作   新华社新疆和田7月9日电 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7日至9日在新疆和田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
实时观看后厨直播 跨店点多品牌...   近日美团上线“浣熊食堂”,打造明厨亮灶、供应链追溯和标准化管理的“外卖集合店”。与传统美食城业态...
北京:周五起闷热加剧体感温度再... 转自:千龙网原标题:周五起闷热加剧体感温度再升高 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发生中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升高 ...
市民低碳行为将能“变现”   本报讯(记者 骆倩雯)在北京乘坐公交地铁、骑共享单车等日常绿色出行行为,都能转化为“碳资产”,通...
皋兰 纠纷调解解民忧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多亏了综治中心的调解,我的租赁费才能收回来。”王伟宁是一家物流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