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团上线“浣熊食堂”,打造明厨亮灶、供应链追溯和标准化管理的“外卖集合店”。与传统美食城业态相比,浣熊食堂对入驻商家进行统一管理,消费者可实时观看后厨直播,满足对食品安全和监管透明化的要求。当外卖行业走过增长期,平台正从“流量分配者”转向“生态共建者”,推动外卖行业走向高质量竞争。
看后厨直播点外卖
7月8日中午,在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附近工作的市民小唐打开美团外卖App,随手点进附近的鲜芋仙亮马桥店,“明厨亮灶”直播吸引了她的注意。点击店铺头像进入直播间,小唐看到厨房工作区实时直播画面:店员戴着帽子和口罩在店内各处走动忙碌,熬煮、配料、制作、打包,制作甜品的全过程都被拍摄得一清二楚。
“这家店有后厨直播,锅碗瓢盆和操作台都挺干净。”小唐觉得有趣,又推荐给了几位同事,“夏天吃东西尤其担心不卫生不安全,能看到后厨环境的也可以更放心些。”
据了解,这家店铺位于浣熊食堂亮马桥店,这也是美团线下投资建设的集中式外卖厨房,除鲜芋仙外还有真功夫、老乡鸡等十几个档口。入驻商家全部使用统一提供的明厨亮灶系统,营业时间内全过程都实时上传直播,实现切配、烹饪、打包、出餐全透明,通过“全程可视可追溯”保障食品安全。
上线大半年以来,浣熊食堂已经在北京投入运营10家店,目前已有全聚德、老乡鸡、云海肴、曼玲粥等百余个优质餐饮品牌入驻。每个商家都有线上独立门店,消费者还可以直接搜索“浣熊食堂”,同时选购多个商家的餐品饮品,实现“跨店一起买”。
“下一个订单,支付一笔配送费,就能吃到好几种外卖,也挺方便的。”在东城区东直门附近工作的市民高女士,最近常常在浣熊食堂东直门店拼单。7月8日中午,她点了两个生煎包、三个炸串、一碗瓦罐汤和一杯咖啡。“想吃的都能一次性点上,不用考虑各家店的起送价,既省了配送费,也不用来来回回等电梯下楼拿外卖了。”
商家做菜平台搭台
原材料看不懂、厨房环境看不到、遇到问题没人理,一直是困扰餐饮消费者较多的几个问题。对于商家而言,运营经验不足、标准不一、自查不严,也容易有食品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浣熊食堂为餐饮商家搭起“台子”,成为商家经营的“小帮手”。
浣熊食堂亮马桥店共有十几个档口,炉灶、油烟机、冰柜、烤箱、监控摄像头等基础设施都已提前布设,商家可以直接“拎包入驻”。食材方面,商家也可通过美团“快驴进货”从中粮、正大等200多个品牌供应商源头直采,食材采购报告、检验报告等信息都可溯源。
浣熊食堂亮马桥店店长孟庆雷已经在餐饮行业从业十余年,过去三年一直从事美食城经营。在他看来,浣熊食堂集中式厨房的新模式与传统美食城档口大不相同。“我们不仅负责场地运营,还为商家提供数字化管理和服务。”
孟庆雷每天还会在各家店铺巡检,督促商家严格遵循食品安全和操作规范。例如,要求商家操作台面无油渍无灰尘,就餐低峰期所有食品要进入冰箱并加盖覆膜,食物二次分装需要封膜,还要标注时间和有效期。“高峰期店员忙不过来,我也会帮他们出单、打包。”
7月8日午餐高峰时段过后,浣熊食堂东直门店入驻商家德克士的店长完成一次清洁,现场图片和动作都被记录上传到“食安日记”,这项功能专门用于记录商户每天的进货核验、食材切配、成品制作、场地巡检、整理清洁等工作内容。后台显示,1小时内有1235位用户点击查阅。
“做这些日常工作都要拍照记录上传,一开始确实不太适应。”他坦言,“但我们有操作规范,浣熊食堂也有日常巡检和提醒。特别是看到这么多用户的关注和点赞,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和餐品也更有信心了。”
推动行业“生态共建”
浣熊食堂落地,与外卖行业变局分不开。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外卖行业的竞争重点逐渐从价格、配送速度等基础层面,向供应链的品质和稳定性延伸。为此,美团联合餐饮头部品牌,重资产投入资金和人力,深度参与“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探索。
“一方面,集中式厨房的形态可以让各个品牌一起分担房租,减少专注于外卖的商家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多个品牌联合探索明厨亮灶的模式,也可以很快把食品安全的高标准快速向全行业渗透。”浣熊食堂负责人初征说。
长期以来,监管部门处罚违规商家,平台做食安巡检,严审店铺资质门槛,各方持续为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做出努力。而数据显示,当前国内人均餐饮商户已经超出国际平均水平,餐饮产能结构性过剩。
在业内看来,外卖平台重投入“反哺”产业,也是寻找增量市场和价值竞争的新尝试。通过赋予外卖生态良性竞争环境,给商家树立一个肉眼可见的食安标准和“样板间”,进而促进更多商家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据了解,浣熊食堂是目前全国首个自建外卖基础设施的管理标准,在行业规范化的基础上进行商业化探索。据初征介绍,未来3年将在国内多地投资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引入上万家餐饮商户,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外卖。文/杨天悦
上一篇:国家老年大学秋季上新8门课
下一篇:久久为功做好对口援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