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上海纳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完成。此次激励计划旨在进一步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的积极性。
激励计划实施进程回顾
2025年4月21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等相关议案。4月22日至5月5日,公司对拟激励对象名单进行公示。5月13日,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6月25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调整激励计划相关事项及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首次授予情况详情
姓名 | 职务 | 获授限制性股票数量(万股) | 占本激励计划授出权益数量比例 | 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日股本总额比例 |
---|---|---|---|---|
陶福生 | 董事、副总经理 | 15 | 3.23% | 0.04% |
游爱军 | 董事、副总经理、董秘 | 15 | 3.23% | 0.04% |
沈卫峰 | 副总经理 | 15 | 3.23% | 0.04% |
其他核心人员(76人,其中1人与新增股份重复) | - | 327.7940 | 70.57% | 0.96% |
限售与解除限售安排
本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48个月,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限售期分别为自授予完成之日起12个月、24个月、36个月 。解除限售期及各期解除限售时间安排如下:
解除限售安排 | 解除限售时间 | 解除限售比例 |
---|---|---|
第一个解除限售期 | 自授予完成之日起12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起至授予完成之日起24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 35% |
第二个解除限售期 | 自授予完成之日起24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起至授予完成之日起36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 35% |
第三个解除限售期 | 自授予完成之日起36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起至授予完成之日起48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 30% |
预留部分须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的12个月内授出,其解除限售比例安排为:
解除限售安排 | 解除限售时间 | 解除限售比例 |
---|---|---|
第一个解除限售期 | 自预留授予完成之日起12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起至授予完成之日起24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 50% |
第二个解除限售期 | 自预留授予完成之日起24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起至授予完成之日起36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 50% |
解除限售条件严格
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需同时满足公司层面和激励对象个人层面条件。公司层面,若未发生财务报告被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内部控制被否定等情形,激励计划方可继续实施。激励对象层面,若未出现被交易所或证监会认定为不适当人选、重大违法违规等情况,其限制性股票才可解除限售。
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要求方面,以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为考核指标,各年度目标如下:
解除限售期 | 考核年度 | 营业总收入(A,亿元) | 净利润(B,万元) | ||
---|---|---|---|---|---|
目标值(Am) | 触发值(An) | 目标值(Bm) | 触发值(Bn) | ||
第一个解除限售期 | 2025年 | 26.00 | 19.50 | 11,500 | 8,625 |
第二个解除限售期 | 2026年 | 31.00 | 23.25 | 14,000 | 10,500 |
第三个解除限售期 | 2027年 | 36.00 | 27.00 | 16,000 | 12,000 |
预留部分各年度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为:
解除限售期 | 考核年度 | 营业总收入(A,亿元) | 净利润(B,万元) | ||
---|---|---|---|---|---|
目标值(Am) | 触发值(An) | 目标值(Bm) | 触发值(Bn) | ||
第一个解除限售期 | 2026年 | 31.00 | 23.25 | 14,000 | 10,500 |
第二个解除限售期 | 2027年 | 36.00 | 27.00 | 16,000 | 12,000 |
激励对象个人层面考核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应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100%、50%、0% 。
授予完成影响几何
本次授予登记完成后,公司股本结构中有限售条件股份增加至84,074,059股,占比24.68%;无限售条件股份减少至256,544,008股,占比75.32%,股份总数不变。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股权分布仍具备上市条件。
根据测算,本次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需摊销的总费用为2,522.24万元,2025 - 2028年分别摊销788.20万元、1,135.01万元、472.92万元、126.11万元。不过,实际会计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最终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为准。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