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人员领高龄津贴”是不该有的“失误”
创始人
2025-07-09 03:01:19
0

据7月7日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山西怀仁23名死亡人员领高龄津贴”一事引发广泛关注。记者从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怀仁市纪委监委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怀仁市民政局已全部追回超期领取的高龄津贴20100元。

高龄津贴是真金白银的惠民好政策,也是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生动实践。今年1月,《全国高龄津贴提标扩面实施方案》正式落地,中央定底线、地方提标准,不同年龄津贴不同,不同地区标准不同。但不论各地有多少差异,一个共同的基本标准都是老人健在,这也是最根本的前提和常识。新闻中出现的多名已故者仍在领取高龄津贴一事,显然“事出反常必有妖”。

一般情况下,高龄津贴由村(社区)来负责宣传、申请、变更等。申请时,考虑到群众利益和满意度,有关方面往往本着快办、办好的原则让真金白银落袋为安。但在监管上,难免出现后续信息更新不及时等薄弱环节,如果群众不主动告知老人已去世,上述现象就更难避免。所以,一定程度上看,“已故人员领取高龄津贴”是由于个别基层干部失责所致,问题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实际上,不少地方通过采取部门联动、数据比对、实地核查等方式实现了高龄补贴“免申即享”,同时强化了政策落地的精准性。但数据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在地广人稀的农村地区,当高龄老人去世的信息没有被录入系统平台时,数据监管就成了盲点。

线上看动态,线下也需查实情。“已故人员领取高龄津贴”事件,既存在信息上的滞后,也反映出核查上的漏洞。如果发放资金前详细核实,也不至于出现这样的“失误”。其实,监管并非难事,只需要基层干部去老人家中走一走、看一看,便能掌握最真实的情况。对于外出没在家的老人,也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取得联系。难就难在,不担当、不作为、不善为。

好政策要发挥好效果,涉及群众的津补贴关系政策落地实效,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公平正义,这需要广大基层干部厚植民本情怀、强化责任担当、把稳原则标准,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保障民生,把群众的事情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总之,“已故人员领取高龄津贴”这样的“失误”绝不该再发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国检察机关上半年受理“减假暂... 转自:人民日报  记者8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全国检察机关不断强化刑罚执行监督,2025年上半年受...
最新或2023(历届)新疆工程... 新疆工程学院新生入学后就要开始准备大学新生军训了,其实大学生军训中也有很多注意事项。那大学生军训中需...
意大利一机场因跑道事故短暂停止... 转自:上观新闻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7月8日,意大利贝加莫的机场因跑道事故短暂停止航班起降。贝加莫-...
最新或2023(历届)广西科技...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创建于2002年,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实施普通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
游学 “千古八荒”求知有道   刘岩  暑假到来,“学生大军”又将掀起一波波游学热潮。游学,自古就是求学问道的一种方式。它突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