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正当时!在闽清县中医院,“冬病夏治”的传统疗法正火热进行中。此时,阳气最盛,借助三伏天的温热之气,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施灸,能有效驱散体内寒邪,调理身体机能。医院的专家们凭借丰富经验,精心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无论是久咳不愈、虚寒性胃痛,还是易感冒等病症,都能在这三伏灸中得到缓解和改善。他们用心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让人们在炎炎夏日感受到中医的独特魅力与温暖关怀,为健康保驾护航。
随着三伏天临近
传统中医
“冬病夏治”的黄金时节即将到来
近日,记者走进闽清县中医院
深入了解备受关注的三伏灸疗法
闽清县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科长陈秀向记者介绍,三伏灸是中医“冬病夏治”的一种疗法,是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毛孔张开,此时艾灸能借天地阳气,把人体体内寒湿“逼”出体外,就像潮湿的衣服在大太阳下,寒湿在阳气加持下更加容易散掉。
在具体操作上,三伏灸贴敷疗法多采用隔姜灸,部分人群也会选择隔附子饼灸,并将细辛、甘遂、白芥子、延胡索等药物与姜汁按特定比例调和成糊状,再用专用胶布贴于特定穴位,以此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该疗法适用人群广泛,尤其对虚寒性体质相关疾病效果显著。免疫力低下、常年易感冒人群(含儿童);患有慢性及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饱受颈肩腰腿痛,特别是老寒腿困扰的慢性骨伤疾病患者;以及有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寒等症状的妇科疾病患者,都能通过三伏灸获得有效调理。
陈秀说:“很多人对三伏灸可能有所了解,但是可能不知道三伏灸的具体时间,今年三伏灸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7月20日—7月29日是初伏;7月30日—8月9日是中伏;8月10日—8月19日是末伏;8月20日—8月29日是伏后加强,大家可以自行安排时间到我们科室做三伏灸。”
不过,三伏灸并非人人适用。孕妇、皮肤病患者、发烧者,痰黄、咳血人群,恶性肿瘤患者、强过敏体质者,穴位处存在皮损、皮疹、溃疡者均不宜进行。此外,发热患者禁用,糖尿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闽清县中医院专家特别提醒,进行三伏天灸有诸多注意事项。首先,药物与穴位的选择必须与疾病相匹配,且建议连续贴敷3—5年;敷药后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影响疗效,一般成人敷药时间为4—6小时,3—10岁儿童为0.5—2小时(特殊情况除外);贴药后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防止因出汗导致药物脱落;敷药当天要禁食海鲜、冷饮、辛辣及油腻食物。同时,专家强调,三伏灸并非包治百病,有意尝试的群众务必先咨询专业医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伏灸期间,闽清县中医院还提供隔姜灸、脐灸、火龙罐、督脉灸、葫芦灸、温通刮痧等特色灸疗项目,为市民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健康调理选择。想要在三伏天借助中医之力调养身体、防治疾病的市民,可前往闽清县中医院详细咨询,让传统中医智慧为健康保驾护航。
下一篇:国际复材龙虎榜数据(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