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跨越山河的青春之歌
创始人
2025-07-08 22:55:49
0

  原标题:【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跨越山河的青春之歌

  3月7日,西北师范大学317名学子从兰州出发赴新疆阿克苏地区支教。

  3月7日,西北师范大学317名学子从兰州出发赴新疆阿克苏地区支教。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丁凯

  春天,一趟满载着青春梦想与教育使命的“支教专列”,跨越近2800公里,驶入新疆阿克苏地区。西北师范大学317名青年学子,沿着学长学姐用爱心和汗水走出的这条路,奔赴当地63所初高中开展实习支教活动。6月底,记者追随支教团踏上这片热土,记录他们短暂的支教时光,触摸到的,是一场关于青春抉择、教育接力以及血脉相融的悠长故事。

  在位于阿拉尔市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高级中学,支教老师耿嘉璐(中)和学生们跑向教室避雨。

  支教老师魏志惠(右二)在加依村家访,并为学生辅导功课。

  在加依村,支教老师和村民一起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

  西行逐梦,播撒希望的星火

  想想,3个月前,初次踏上阿克苏的土地时,田文玉对这里还很陌生,作为外国语学院大三的学生,第一次上课时,她还有一丝胆怯和紧张,尤其是在点名的时候,她就脑门冒汗,有的学生名字长达十几个字。

  时隔3月有余,今天的这堂课上,她准确地喊出了每个同学的名字。

  “‘老师别走!’这是新和县塔木乡中学同学们在黑板上写下的4个字。”田文玉看着一个个“小巴郎、小古丽”仰望的眼神,心中除了不舍,更加感受到这个小县城的温暖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

  “临别时,孩子们为我写下了一张张便签,稚嫩的言语表达着最真实的情感。”田文玉说。   

  她是今年的三百分之一,更是这17年间的八千分之一。

  在最后一节课上,学生们为老师送上爱意满满的小礼物。

  上完最后一节课,支教老师田文玉和孩子们依依惜别。

  学生用稚嫩的言语表达着最真实的情感。

  接力传承,扎根边疆育桃李

  时光回溯到2008年,西北师范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签署支教协议,成为疆外第一所大规模开展实习支教的高校。这些年,西北师范大学不间断地派出32批支教团队,奔赴阿克苏地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开展支教活动。

  结束一天的课程后,支教老师们在宿舍开始做晚饭。

  课堂外,学生们时时跟在支教老师的身旁。

  支教老师们在宿舍吃晚饭。

  支教老师耿嘉璐(中)和学生们一起在学校食堂吃饭。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08年,第一届实习支教生刘国贤踏上前往阿克苏的列车时,尽管52小时的硬座颠簸,但没有阻挡他投身教育的决心。如今,他已担任沙雅县第三中学的副校长,扎根新疆17年,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巨变。他笑着对记者说,我买的是一张单程票。

  刘国贤(左二)指导着新一批的支教老师。

  “师哥的经历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第二届实习支教生马伟也来到了阿克苏。实习结束时,孩子们不舍的眼神让他毅然决定留下。如今,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张笑脸,都让他觉得当初的选择无比正确。

  第二届支教老师马伟(中)已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在位于阿拉尔市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高级中学内,正在给高中生上课的贺鹏山已扎根兵团教育15载。这些年,贺鹏山的不少学生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澳门大学……

  贺鹏山带领着新一批师大支教老师续写着他们支教故事。

  像刘国贤、马伟、贺鹏山一样,无数西师学子怀揣梦想,跨越山河,扎根边疆,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教育的意义,也为边疆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沙雅县第二中学支教老师在音乐课为学生们做示范。

  在库车实验中学内,“领航项目”教师马宇英(中)与支教老师进行交流。

  民族团结,续写教育新篇章

  走到张建平的家门口,还没进门,就闻到一股奶茶的香气,此时,他正在灯下辅导大儿子功课,在暖黄色灯光的映射下,妻子在一旁煮着奶茶,小儿子在玩着玩具飞机,这个四口之家的画面温暖和谐。

  张建平曾获得“优秀支教生”称号,毕业后,张建平选择来到阿克苏乌什县,这次选择,不仅让他全身心地投身到教育事业中,而且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他与当地姑娘古兰相识、相爱、结婚,他的身份已经从“外来者”转变成“自家人”。

  支教老师张建平幸福的一家。

  “我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卓杰自豪地说,作为支教团带队老师,从2009年至2025年,他带队22次来到阿克苏。

  “卓老师,您来啦!有空到学校来看看……”库车市第二小学的颉志红书记热情地拉住卓杰的手说。在阿克苏的大街小巷,卓杰经常会遇到熟人,这里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支教学子们倾注真情的背后,还有西北师范大学教师们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走进卓杰位于阿克苏的工作站,皮肤黝黑的卓杰,正忙着给63所学校写纪念封。西北师范大学建立由“指导教师—支教地区教育行政干部—支教学校教师—支教学生”组成的实习支教团体,探索构建了集培养、研究、实验、示范为一体的教师培育模式,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卓杰看来,支教活动不仅是一种教育实践,更是一种精神传承。

  从黄河之滨到天山脚下,“支教专列”跨越四季。这是一条跨越山河的教育之路,也是一条民族团结、文化交融的希望之路。

  17年来,由32批、8299名学子参与的这场支教接力从未间断。支教学子们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他们用青春的足迹丈量大地,用知识的火种点亮边疆。

  汽车即将启动,孩子们拉着老师的手依依不舍。

  这场送别或许是一次新的开始。

  在火车站,学生们为支教老师送行。

  在火车站,学生们为支教老师送行。

  17年来,满载青春梦想与教育使命的“支教专列”跨越千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文华学院... 文华学院前身——“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是2003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的普通全日制高校,由武汉美联...
最新或2023(历届)湖北工程...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是2003年3月由湖北省教育厅批准试办、2004年2月经教育部确认,由湖北工程...
最新或2023(历届)吉首大学...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是湖南省属综合性大学吉首大学举办的一所独立学院。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7200余人...
以军称哈马斯一高级领导人在以军... 转自:财联社【以军称哈马斯一高级领导人在以军事行动中死亡】财联社7月9日电,据央视新闻报道,以色列国...
国投中鲁果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 证券代码:600962 证券简称:国投中鲁 公告编号:2025-041国投中鲁果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