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团结报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紧密联系有着深厚的内在逻辑,即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所具有的革命性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塑造。中国共产党为践行初心使命,首先需要通过革命的方式打碎旧制度,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正是在这个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起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现从无到有。革命是长期的,在建立新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整个进程中,仍然要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也正是通过自我革命的方式,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提供了成长动力和内向驱力,促使其不断发展完善。
需要强调的是,革命和自我革命不是割裂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贯穿于党的整个发展进程。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关系角度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主要通过革命路径掌握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发展壮大统一战线,才能让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成为可能。实际上,党的自我革命也在这一时期同样发挥作用,主要表现为党不断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革命力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主要以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领导力和执政力的自我革命方式,推进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完善、成熟和定型。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要更突出制度建设的主线和牵引作用。此时党的革命路径也并未消失,而只是以破旧立新为特征的革命方式不完全适用于当前发展阶段。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与自我革命路径共同作用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摘编自《革命与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构建新型政党制度的路径》一文,刊于《统一战线学研究》2025年7月7日网络首发,作者为郭道久、于慧)
上一篇:感受科技魅力
下一篇:系统推动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