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财观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当消费信贷增长陷入"寒冬",京东却反手甩出一张重磅牌。7月2日,天津京东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启幕仪式上,这个刚从"捷信消金"更名而来的新玩家,宣告着科技巨头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又一次重兵布局。逆市出牌的京东,究竟在赌什么?
01
一张牌照的"杠杆游戏"
在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已经手握"白条""金条"两大王牌的情况下,京东为何还要斥资拿下消费金融牌照?答案藏在一组数字里:小贷公司的杠杆率被死死卡在5倍以内,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杠杆上限却像被解开了枷锁。这意味着同样的资本金,消金牌照能撬动的业务规模可能是小贷牌照的数倍。
博通咨询分析师王蓬博算过一笔账:按照50亿元注册资本计算,京东消金理论上能撬动的资金规模,比京东盛际的小贷牌照多出数百亿。更关键的是,消金牌照能通过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输血",这让习惯了在电商生态里玩"资金流"的京东如虎添翼。
这场牌照升级更像是一场合规"避险"。近年来小贷行业的监管紧箍咒越收越紧,异地展业受限、注册资本门槛提高,让靠线上业务吃饭的科技公司倍感压力。"拿着消金牌照,相当于拿到了全国通行证。"素喜智研的苏筱芮点破玄机,尤其是在新设牌照近乎停发的当下,从捷信手中接过这张"二手牌照",成了京东最划算的选择。
02
巨头围猎的"流量战场"
京东的入场,让本就热闹的消金江湖更添火药味。这边蚂蚁消金正忙着在淘宝上线"随身贷",把9亿月活用户变成信贷流量池;那边抖音"放心借"正靠着短视频的庞大用户群悄悄扩张,让同行们直呼"压力山大"。
这场暗战的核心是"场景"。京东消金已经悄悄接入了"白条"业务,未来泰达京东MALL开业后,线下家电卖场里刷脸分期的场景可能随处可见;蚂蚁则把"花呗""借呗"的玩法复制到淘宝,购物时弹出的信贷推荐越来越精准;抖音更狠,刷短视频时不经意跳出的"放心借"入口,正在把娱乐流量变成实实在在的信贷需求。
31家持牌消金公司的格局里,科技巨头们正用各自的看家本领重构规则。蚂蚁靠支付数据勾勒用户画像,京东用电商交易记录判断还款能力,抖音则盯着用户的浏览习惯找商机。当消费信贷从"借钱"变成"懂你",这场流量争夺战早已越过利率、额度的浅滩,驶向更深的场景海洋。
03
寒冬里的"逆市逻辑"
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个月居民短期贷款减少2624亿元,与2023年3.92万亿元的增量形成鲜明对比。消费意愿降温、不良贷款抬头,消金行业似乎正经历"倒春寒"。
但巨头们的算盘显然打得更远。在苏筱芮看来,越是行业调整期,牌照的稀缺性越凸显。京东用"金融+消费+科技"的组合拳,实则是想在消费复苏的前夜占好赛道。就像泰达经开区负责人说的,消金公司要做消费的"扩大器",当经济暖意渐生,这些提前布局的牌照和场景,随时能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增长动能。
只是这场逆市豪赌仍有悬念:当京东消金和京东小贷在同一生态里相遇,会不会上演"左右手互搏"?当所有玩家都在比拼AI风控和场景渗透,又该如何避免产品"千人一面"?答案或许要等下一个消费旺季揭晓,但可以肯定的是,科技巨头们的消金战事,才刚刚进入高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上一篇:天津这座桥,今起正式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