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重点提及虚拟电厂试点,这一政策信号迅速点燃资本市场热情,虚拟电厂概念板块持续走高。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虚拟电厂作为能源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载体,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协鑫能科(002015.SZ)作为能源数字化与清洁化转型的头部企业,已在虚拟电厂领域构建从资源聚合到市场交易的全链条能力,其创新实践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标杆样本。
虚拟电厂本质是通过信息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资源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其作为“正电厂”或“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调峰的独特属性,恰好直击当前能源转型的痛点。目前我国光伏、风电装机占比已超40%,间歇性、波动性等特性导致电网平衡压力骤增。国家电网测算显示,通过虚拟电厂满足5%的峰值负荷需求,可节约6000万—7000万千瓦装机投资,仅需传统电源建设成本的10%—15%。
目前,协鑫能科已通过“技术+资产+生态”的三维布局,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在江苏省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达550MW,占省内实际可调负荷规模的30%,需求响应规模约500MW,两项指标均居省内前列。这一成绩源于其“能源资产+能源服务”双轮驱动战略的深度落地——通过将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用户侧储能和工业负荷等纳入虚拟电厂运营平台,协鑫能科形成了覆盖“资源聚合—市场交易—碳能联动—用户运营”的四位一体服务价值链。
在技术层面,公司持续优化虚拟电厂数字化平台,与智能化软硬件企业开展创新合作,通过示范项目积累技术与运营经验;资产层面,依托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资产组合,形成“物理资产保底收益+市场化服务弹性收益”的双重收益结构;生态层面,基于售电、绿电、绿证等产品优势,为电网、工商业客户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深度挖掘可调负荷资源。
协鑫能科正在从传统重资产能源生产企业向轻资产、高毛利率能源服务企业转型。除江苏市场外,公司已在全国多区域拓展虚拟电厂业务,通过跨区域服务网络布局、数字化平台能力建设及标准化产品体系输出,逐步实现“千家万户皆可发电、人人参与能源调节”的新业态。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