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曹英 ■郑锦玮
在山西这片厚重的能源沃土上,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辛置煤矿(以下简称“辛置煤矿”)曾面临资源衰减与设备老化的严峻挑战。辛置煤矿将转型密钥锚定于“人”,并以实践作答:资源终有尽时,唯有人才与人心,才是驱动百年老矿行稳致远的不竭动力。
人才破茧技术星火点亮老矿未来
辛置煤矿的变革始于对“人”的解放与赋能。掘二队书记张恒手中的“任务核减申请表”,终结了基层队组“硬扛任务”的历史。每月根据实际影响因素科学核减任务量,让生产组织回归理性轨道。“现在队组能轻装上阵,职工积极性反而更高了。”张恒的感慨,道出了机制改革对生产力的解放。
如果说机制改革是点燃潜能的火种,那么对技术价值的重估则是照亮未来的明灯。44岁的调度指挥部机管组组长史山鸿抚过布满修改痕迹的图纸,在大师工作室里向徒弟们演示零件测量。获聘“技能大师”后,他领衔的工作室“导师带徒+技术攻关”模式已然成熟。
每一次井下设备抢修,都是“导师带徒”的生动课堂。4月7日,采煤机突发故障,史山鸿带队下井精准锁定参数偏移导致的信号异常。“调参数如把脉,差之毫厘误全局。”他手持操作面板现场教学,演示校准手法。随着轰鸣声再起,年轻人在这场实战课堂中领悟设备“脉搏”。“干了一辈子技术,如今成了‘香饽饽’。”史山鸿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自豪。
大师工作室的辐射效应持续扩大。工会主席张建民指着墙上的“技能大师”榜单介绍,近几年,大师工作室培养出齐爱国、成雪霞、康乐等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覆盖综掘、洗煤、机电等核心领域。
“李鹏鹏就是我们后勤系统的‘定海神针’!”公共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强向记者介绍时,目光满是赞许。这位扎根矿区16年的维修班长,曾改造澡堂暖风系统解决职工洗浴感冒难题,他带领团队制作的可拆卸式保温层,让更衣室温度达标。更难得的是,他将笔记本里积累的维修秘诀倾囊相授。
民生暖心细微之处见温度
辛置煤矿深知,矿井的温度最终由职工的幸福感来丈量。矿党委将“一切为了职工”奉为圭臬,从后勤保障到健康守护,构筑起立体化民生服务体系。
从利用废旧工装制作手工鞋垫免费发放,到实现职工工装“穿一备一”的精细化管理;从食堂增加特色主食,到康乐浴池以适老化设计温暖退休职工的晚年,点滴创新汇聚成提升满意度的洪流。
面对煤炭市场起伏,辛置煤矿对职工健康的投入却从未缩水。在资金紧张时刻,还为40岁以上、40岁以下职工每人增加600元、300元的选检项目,特别关注女职工健康及45岁以上职工胃肠癌筛查,筑牢健康防线。大健康管理体系更延伸至知识普及与检后服务,健康讲座、专家对接构建全链条守护网,推动“预防大于治疗”理念落地,让职工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孩子的前途是职工最大的牵挂。”工会副主席史智洋翻开六月工作日志。针对高考,辛置煤矿邀请专业人士开设志愿填报讲座,为百名矿工家长破解报考难题。“选专业还是选学校?压线分数如何突围?专家现场提供一对一分析。矿里连孩子高考都操心,我们干活更有奔头!”生产管理部职工张栋梁在讲座后感慨道。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上一篇:住建厅领导班子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