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春华镇龙王庙村,早稻秸秆科学还田。
长沙县春华镇 供图
近日,有网友拍到长沙国金中心和衡山祝融峰、益阳同框。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长沙市6月的PM2.5浓度数据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而在市民们感叹“两城同框”“蓝天白云尽收眼底”的美景背后,让秸秆告别“一把火”,正在湖湘田野间悄然上演。
方案:长沙、湘潭、衡阳自主全域禁烧
日前,我省出台《湖南省秸秆禁烧区和限烧区划定方案》(下称方案),根据湖南实际,差异化焚烧管控,划分禁烧区和限烧区。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南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禁烧常态、以禁促用”总体思路,建立全局的分区域、分类型、分级别、分时段秸秆禁烧区划定及禁烧管控体系,明确了不同的划定目标要求,有效降低污染风险。
方案提到,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环境气象条件、秸秆综合利用基础和露天焚烧实际,将全省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禁烧管控区。湖南耕地总面积5864.2万亩,其中,禁烧耕地面积4879.0万亩,占比83.2%。长沙市、湘潭市、衡阳市自主实行全域禁烧,其他市州禁烧耕地面积比例在62.0%—95.2%。
长沙:86万户农户秸秆禁烧宣传100%覆盖
记者从长沙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作为全域禁烧城市,截至7月1日,长沙市共向86万户农户发放秸秆禁烧宣传“一卡一信一册”,率先实现100%覆盖。
“村里推进秸秆禁烧已经有近七年时间,目前全村有约4000亩稻田,从2023年开始进行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即将进入夏粮收割关键期,长沙县春华镇龙王庙村的农田里,又将迎来收割机“吃进”稻谷,秸秆被粉碎“吐出”、科学还田的场景。7月3日,龙王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龙瑞向记者介绍,在收割早稻时,一边收割稻子,一边粉碎秸秆,做到直接还田,10月份晚稻收割后,则有专业公司捡拾秸秆,回收加工,成为农业肥料、饲料。
除了制肥,还能转化为天然气、环保餐具等
在长沙粒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回收的秸秆通过秸秆处理集成机械设备,将秸秆进行纤维化处理,生产出基质、有机—无机复混肥,青储饲料等农用生产资料。
“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一是可以减少农业生产投入的成本和生产中化肥的使用,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让土壤微生物活跃性更强,土壤更加健康不会板结;二是通过我们的加工,废弃的秸秆变成了高附加值的产品,这样做到了‘变废为宝’。”接受记者采访时,长沙粒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翠介绍。
长沙通过科技加持将秸秆变成肥料,常德用秸秆编织出亿元产值的草产业,岳阳将秸秆转化为清洁生物天然气,湘潭让秸秆变身环保餐具远销海外,浏阳将秸秆变身为烟花底座……当前,湖南正大力推进以肥料化利用为主导,饲料化利用和能源化利用为辅助,基料化利用和原料化利用协同发展的多元高值化利用模式,力争到今年底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叶竹 通讯员 刘雅杰
上一篇:湖湘青少年角逐航天创新大赛
下一篇:我省聚焦重点领域梯度培育智能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