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系统集成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创始人
2025-07-07 07:04:35
0
  • □余晓蓉 金菲菲

      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出战略部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需要坚持系统集成,综合考虑关联因素和过程环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产生1+ 1>2的效果。

      以协同运作凝聚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动力支撑。协同运作是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要求和保障。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诸多子系统子要素构成,各要素协同作用才能提高整体效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很大程度受要素间的协同关系影响。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需要各主体间的协同。除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还需要协同家庭、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多主体形成育人合力,使全社会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大课堂。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需要各环节间的协同。理想信念形成是长期过程,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需要把握各环节的阶段性特征和全过程的长效性规律。在教育对象上,要抓紧青少年和党员干部等重点群体,实现由点到面的全覆盖;在教育过程上,要注重知行转化,形成“知识教育—价值认同—实践践行”的教育闭环;在教育效能上,要遵循“信心—信念—信仰”的渐进发展。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需要各学段间的协同。理想信念教育须从青少年抓起,学校是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在教育目标上,要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情感性目标向知识性目标、价值性目标的层序递进。在学习方法上,要选用契合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发掘适合不同学段的教育资源,形成思想认识持续进阶、理论难度逐级升阶、重点难点接续通阶的内容体系。

      以系统思维搭建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基本框架。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强调以制度制约人的主观随意性,避免无序化、零散化和随意化。

      加强系统谋划,保证有制可依。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要求特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总和。广义上,制度包括法律规章等“硬制度”,也包括道德公约等“软制度”。其中,“硬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形化、固化、规范化,“软制度”发挥着熏染、感化、渗透作用,促进理想信念教育潜化、柔化、无“痕”化。外部强制力和内部约束力在软硬结合中确保理想信念教育落实落地。

      加强制度评价,确保良制可行。制度评价,即对制度设计依据、内涵要素与实施效果进行评定,是判断制度质量的关键。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需要以科学的制度评价为保障,才能确保制度立得住、行得通。同时,科学评估是有效评价的工作指引。要不断完善评价办法,对制度执行的前期调查、中期监测、后期跟踪等环节展开全过程、科学化评估。通过系统高效的制度评价,扎牢良制善制的“刚性”关口。

      加强协调统筹,推动制度一体。“有制度”不等于“制度化”。制度化不仅要求具体制度科学有效,还需要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宏观上加强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避免出现片面性、短视性和应急性的“制度陷阱”;微观上把握制度间的强弱关联,完善体系层次,避免“制度冲突”和“制度空白”。

      以耦合发展提升理想信念教育集成效能。系统集成强调通过要素整合构建更优的整体架构。要素间的耦合质量直接决定系统效能,影响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效。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在梯度传导中实现效能提升。制度建构承载着理想信念教育的总体构想,要遵循客观规律,在压实主体责任的同时预留弹性空间,以适应发展需求。相关部门既要保持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又要具备柔性裁量能力,结合具体实际推动教育创新。基层是理想信念教育的落脚点,需要创新激励机制,将基层智慧转化为制度优化的源头活水。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在多维协同中实现效能增长。一是聚焦关键,构建效能增长极。既通过重点攻坚形成示范效应,又针对教育薄弱点实现精准配置。二是强化联动,畅通资源循环链。系统效能提升依赖于要素深度耦合,如通过政策协同推动师资、课程等要素流动;运用数智手段实现资源跨层级、跨区域调配。三是完善监督,筑牢效能防护网。常态化监督是保障理想信念教育效能的“免疫系统”,需要构建覆盖教育督导、社会监督、第三方评估等多端口、全流程的监督链条,将监督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在双向赋能中实现迭代升级。党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战略任务,是立德树人工程的核心领域。战略性与人民性要求理想信念教育实现战略高度与育人温度的统一。一方面,制度建构需要与国家战略同向同频,运用政策工具箱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另一方面,精准适配施教体系,以“人”为核心,建立“不落一人”的分众机制,推动教育的供需平衡。

      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与制度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须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协同机制,在顶层设计的科学规划与实践探索的积极反馈中,发挥协同效应、形成集成效能。

      (作者单位分别系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罗马仕淘宝、拼多多官方店铺已关...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红星资本局7月7日消...
持续高温!阵雨、雷阵雨!濮阳最... 转自:濮阳发布本周天气预计本周将持续高温闷热天气,周前期多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周内最高气温38℃以上...
盘面回落震荡中 不锈市场保... (转自:要钢网)又是新一周,盘面普绿回吐上一周涨幅中,其中伦镍暂运行在15200美元/吨附近,沪镍主...
南大“AI试炼场”发布 无缝对...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
投资者提问:建议应该将回购的股... 投资者提问:建议应该将回购的股份进行注销,维护股东权益!股权激励你们有做出成绩来吗?並没有呀!那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