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一把扳手一根听针,40年守护“老伙计”
创始人
2025-07-07 02:18:59
0

清晨,一缕阳光洒向广袤无际的陕北高原。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四厂化子坪作业区118-27井场,随着抽油机一声微弱的“咯噔”声传来,正在巡检井场设备的58岁维护大班柯义权,瞬间皱起了眉头。“那台抽油机不对劲。”他对身边的徒弟马旭东说。

“一声轻微的异响,能有什么事。”徒弟心想。就在马旭东迟疑的片刻,柯义权已经快步上前蹲在了抽油机旁。只见他从工具包里取出扳手,这里摸摸,那里敲敲,再趴下身用耳朵靠近抽油机听,眼睛在厚厚的近视镜下眯成一条缝,额头的皱纹堆出一道道沟壑。最终,柯义权找到了“病因”,抽油机一处不易发现的关键零件出现了松动。他立刻将松动零件取下来,更换,拧紧。“我们在油井旁工作,大到关键设备,小到一颗螺丝钉,都要保证不出现问题,要自己给自己提要求。”柯义权对马旭东说。

从20岁的小伙子,到即将退休的老员工,柯义权已在井场工作了40年。一把扳手、一根听针,这是柯义权每天工作的日常。

一次巡检中,化子坪作业区115-27井组数字化监控系统显示正常,所有人都觉得没什么事,柯义权却发现了减速箱齿轮磨损隐患,并及时进行了维修。“老设备就像老伙计,‘喘气’声重点儿都得留心。”他说。

在井场工作多年,柯义权自创“触听嗅观”四步诊疗法,让多口低产井焕发新生,井场机械故障率大幅降低。徒弟马旭东时常感慨:“师傅摸过的设备,连螺丝钉的位置都刻在脑子里,保准不会在同一地方再出现故障。”

柯义权不仅善于解决井场的疑难杂症,还非常有责任心。一个雨夜,采油四厂中心站员工在产量监控中,发现两小时的输差大于2方,便立即通知站点停输,并关闭上下游控制阀门。当时,作为大班班长的柯义权接到消息后,迅速带领人员徒步巡查管线,直到输差平稳后才返回生活区。第二天,同事关切地问道:“昨晚那么大的雨,你们还徒步巡查管线,多危险。”柯义权却说:“对问题绝不能麻痹大意,亲自落实才放心。”

近年来,面对油田智能化数字模式转型,柯义权这位与抽油机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中医”,又戴上了老花镜,跟着90后技术员学起了SCADA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开启了“二次学徒”生涯。为此,柯义权每天提前到岗1小时,晚走1小时,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目前已经能够熟练应用SCADA系统迅速化解各种设备故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排外之海”到“好客之海”:... 转自:光明网  作者:刘书孟(中国人民大学古希腊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者按  自古以来,人类与海洋之...
最新或2023(历届)山东德州... 最新或2023(历届)山东德州幼儿园中小学高中暑假放假时间和开学时间通知25日,记者从德州市教育局获...
最新或2023(历届)江苏南通... 最新或2023(历届)江苏南通幼儿园中小学高中暑假放假时间和开学时间通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今天结束...
我市中考开考,全市21个考点秩... “绵阳考试招生”是绵阳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绵阳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官方微信。主要...
“文化+”激发消费新活力 转自:光明网  【光明时评】  作者:马林刚(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近年来,各类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