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见习记者 李氏琼 金华报道
你不惧严寒
你选择此时开放
你因大地的源泉而生
你从连理同枝的兄弟中而来
怒放,怒放
谢了,又开
……
直到春天不得不来
不得不来
这是一首由胡先民创作的有关梅花的歌词,如果仅看歌词,很容易把他想象为一个有着刚毅气质甚至会有些“倔强”的人。但如果跟随《华夏时报》记者,步入他位于浙江东阳木雕小镇的工作室,见到这位身着白色朴素棉麻套装,性格温润的人同你谈话,又会感觉,他举手投足间似乎和歌词传达出来的形象有些不同。不过,只要再和他交谈一下,就能感受到这种反差是如何通过艺术统一起来的。
做有人文蕴含的木雕作品
浙江省东阳市的木雕工艺,自唐、宋历经千年历史积累,工艺繁复精湛,位居中国四大木雕流派之首,被称为“工艺美术之乡”,是当地富民的重要产业。
胡先民便是在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他精工于山水写意,尤其擅长肖像雕刻。
“用一个词来概括作品的最大特色,会是什么?”“人文温度。”记者抛问时,他和妻子都说出了这个回答。“大师之所以称之为大师,是因为他们把技术修炼成了艺术。我从老前辈身上学到这个道理后,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境界,把人文思想寄托融入作品中。”胡先民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多年来,他钻研书画大家的风格流派,广泛体悟中国传统诗词的深厚内涵,逐步形成“把思想融入木雕”的创作哲学,让木雕不流于其外表工艺,而是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倾诉的载体。
胡先民的作品《岁月如歌》细节处写实,脸部肌肉、皱纹形象生动;整体写意,呈现厚重情感。这一作品的获奖证书挂满了整墙,胡先民说,这是他对父亲教化育人的感恩回应。
胡先民作品《岁月如歌》及获奖证书1975年,4岁的胡先民被确诊为骨髓炎后,右腿残疾,只能躺在床上,直到8岁才能独立行走。
为了让胡先民掌握一门技艺,更好生存。小学的时候,他的父亲要求胡先民每晚必须先完成一幅画作才能玩耍。虽然还没有从事木雕工作,但是这种日复一日的练习和美学培养,锤炼了他日后精准传神的雕刻功底。
随后,胡先民的父亲又找到了年逾八旬、已退休但声望极高的东阳木雕总厂原样品组大师傅周方春与周金宝来教他学艺。“一开始是不收的,因为周方春老师已经80多岁,不方便带徒。但是我父亲并没有放弃,带着我临摹的画又去拜访。”胡先民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每一步路都不白走。周方春看到胡先民的临摹画后,惊讶又称赞。后来,胡先民留在周方春身边学艺。
从业多年来,胡先民每遇名家必谦逊求艺,他不断打磨自身技能,潜心创作,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中国木雕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优秀技能人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他的作品也从东阳走向了世界。1995年,作品《邓小平》首获东阳建县1800周年精品奖;2003年起,先后两次在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2023年,作品《最忆是江南》入选中国杭州亚残会中国代表团入村赠礼;2024年,作品《月是故乡明》入选巴黎残奥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赠礼,作品《同在蓝天下》入选巴黎奥组委赠礼。
匠心履职,助推行业发展
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个体的命运与行业的兴衰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守艺者’,我也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东阳木雕的竞争优势。”胡先民说。
2022年,在当选浙江省金华市第八届人大代表后,胡先民深入调研走访、认真撰写建议,为推动东阳木雕行业的传承发展进行积极探索。
谈起行业发展,胡先民向《华夏时报》记者坦言:“以东阳广厦大学为例,自2008年开设木雕设计专业以来,已为行业培养了800多名毕业生,但目前坚持下来的学生对行业而言还是较少。”
针对这种新老传承断层、创新力不足等问题,胡先民提出《关于高质量培育发展木雕产业的建议》等提案意见,提出健全木雕产业人才培育机制、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行业人才引流、完善金融政策扶持产业发展等举措,得到了金华、东阳两级政府的重视和积极回应。
不仅要建言献策,更要身体力行。
胡先民作品《月是故乡明》/受访者供图作为工匠大家,胡先民除了带徒授艺,还面向社会技术人才、高等院校学生和特殊教育学生等开展培训。胡先民的徒弟中,有已经从事木雕行业10多年,被他的艺术风格打动后,前来增进技艺的健全人;也有在浙江特教学院在读、在金华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入企的年轻人。
秉持着“残健融合”的理念,胡先民为爱木雕、做木雕的人,尤其是残疾人铺就了一条技能成才的道路。多年来,胡先民工作室5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学员叶晓芳、吴向东先后在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胡先民被评为第七届全国自强模范,他的工作室也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浙江省残疾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22年杭州亚残运会残疾人事业展示点”。
近年来,胡先民也积极推动工作室品牌化、年轻化发展。在胡先民工作室,公众除了能近距离欣赏木雕艺术外,还能体验手作、看展,甚至组团拍摄短剧。胡先民说:“跟得上年轻人的审美和关注点,才能把有千年历史的文化艺术做得好、做得活。”
因为工作室空间布局娴静雅致,整体开放灵动、活动沉浸有实感,极富东方人文美学,胡先民工作室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被称为东阳的“小江南”,逐渐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打卡胜地。“我们欢迎优质的网络宣传,愿意及时向社会呈现出我们的温度和创意,来让大家看懂木雕,把它融入多样化的生活场景中去,这是我们的高品质目标。”胡先民说。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王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