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晚报
一位男士骑“亲子单车”载着孩子。
路边停放的“亲子单车”前梁加装了座椅,并带有后座。
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在二环内的多个景区周边,出现多家品牌的山寨“亲子共享单车”,因其3座可载人的特点,吸引了不少带娃出游的家庭。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类“亲子单车”不仅收费高昂,还车范围苛刻,还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多部门已对“亲子单车”乱象开展联合整治,违规投放车辆被责令回收。
昨天下午,记者在南锣鼓巷地铁口、景山公园西门和景山东街等地,均发现了这种特制的3座“亲子单车”。这些车辆颜色各异,车身上印着“奶爸车行”“哈哈乐骑行”“阳光租车”等不同品牌名称,但扫描二维码后都跳转到同一个名为“齐信共享单车”的小程序。与普通共享单车不同,使用这些“亲子单车”需先缴纳100元押金,骑行服务费高达30元/小时,且只要使用时间超过两分钟就按一小时计费。“价格贵得离谱,但孩子走不动了,只能硬着头皮租。”一位正在扫码的母亲无奈地说。
除了价格离谱,其严苛的还车规则也令人吐槽。记者注意到,不同品牌的“亲子单车”在该小程序上的归还点不同:部分车辆限定在二环内还车,有的则要求定点归还。若在非指定区域还车,需额外支付20元调度费。有游客反映,骑行16分钟就被收取了50元费用,价格太贵了。
记者体验发现,由于前梁加装了儿童座椅,这种“亲子单车”的骑行座与车把之间的距离明显变远,且车把位置过低,即使是单人骑行把控方向也十分吃力。在雨天路滑的情况下,操控难度更大。记者看到,在地安门十字路口,由于前后负重较大,多名骑“亲子单车”的家长不得不下车才能支撑住车身,然后推行通过路口。
更令人担忧的是普遍存在的超载现象。根据《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自行车仅允许搭载一名12岁以下的儿童。但从南锣鼓巷地铁口到景山前街的路上,短短半小时内就有十余辆载着两名儿童的亲子单车经过。有的家长让年幼的孩子坐在前梁的儿童座上,较大的孩子坐在后座上,三人同乘导致车辆重心不稳,骑行时左右摇摆。一位载着两名孩子的女士在躲避电动自行车时险些失控,场面十分惊险。
虽然这种“亲子单车”存在种种问题,但骑行的人不在少数。记者看到,这名女士结束骑行扫码锁车后,很快就有一名调度人员将车辆运回了景山东街与景山前街交叉口附近的固定停放点。该调度员透露,暑期需求旺盛,车辆周转很快,但对车辆的安全情况却语焉不详。
本报记者 褚英硕
实习生 李秦薇子 文并摄
■联合整治
违规“亲子单车”被责令回收
发现违规投放可打12328举报
本报讯(记者孙宏阳)近日,有媒体反映游客在天安门、前门等地旅游时遭遇“山寨共享单车”,骑行16分钟花费50元。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立即组织执法队员开展现场摸排,在前门东大街发现1辆“乐宝租车”品牌的“亲子单车”。该车辆前后加装儿童座椅,有潜在风险,车身喷涂租车二维码,使用“齐信共享单车”平台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
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两次对当事人进行约谈,认定两名涉事人员未按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要求投放车辆,依据《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相关规定,要求涉事人员回收违规投放的车辆。经多次现场核验,目前该品牌车辆均已被回收。
此外,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通过非现场执法和现场摸排调查相结合,确认有“亲子单车”投放并追溯到经营主体的品牌有9个。这些品牌运营车辆均为两座或三座的自行车,不同于共享自行车免押金骑行、15分钟计时的标准,“亲子单车”一般一小时起租,服务费为每小时30元至40元,同时收取100元至200元押金。目前发现的品牌大多为定点租还,超过骑行区域还车会被收取20元至30元“调度费”。
市交通执法总队先后对9个品牌的经营者进行约谈,责令整改。在执法人员近期复核中,其中8个品牌运营者积极配合工作,对已经投放的“亲子单车”进行了回收,但“哈尼骑行”的车辆仍有运行。为此,市交通执法总队按照《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相关规定,对“哈尼骑行”处以1.5万元罚款。经再次复核,目前该品牌已回收车辆并退出市场。
暑期将至,为避免类似“亲子单车”无序扩张,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联合公安交管、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和相关属地政府开展暑期专项整治行动。
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提示广大市民和游客:“亲子单车”骑行中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出现消费纠纷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消费者往往维权困难。建议市民游客选择正规平台用车,按规定骑行出游。如发现类似违规投放问题,请拨打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