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黄冈发布
工作方案解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服务推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大力实施科创能力提升行动,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黄冈发展能级提升。
到202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速1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6%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6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0亿元。到2030年,全市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全省科技创新协同区,为支点建设贡献黄冈科技力量。
一、实施区域协同创新工程
导入武汉科创资源
融入武汉都市圈科技同兴,深化与武汉科技同创、产业同链。力争每年引进科创项目5个以上、共建分平台(基地)2个以上、转化科技成果30项以上,招引科技人才100名以上。
打造主城创新高地
建强黄冈高新区科技创新主阵地,培育光电子信息、钢结构、家居建材、绿色建材等6个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创建生物医药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构建县市创新矩阵
实施“县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推动红安、麻城、浠水、蕲春、武穴5个省级高新区持续提升创新要素聚集度。
二、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工程
编制重点产业创新图谱
编制黄冈市重点产业创新图谱,立足企业研发需求精准匹配科研资源,推动创新要素沿链聚集,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
推进重点领域技术攻关
滚动实施“51520”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每年产出5项以上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解决15项以上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形成20项以上创新产品。
优化科研攻关组织机制
按照“常态化征集、专业化论证、组织化对接”工作机制,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职能部门协作联动的技术攻关任务凝练机制,提升技术攻关组织化程度。
三、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
梯次培育科创企业
力争到2027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科创新物种企业分别达到3500家、1600家、650家、150家。
强化科创企业服务
推动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政策落实。持续开展“技改赋能、制造焕新”专项行动,每年实施技改项目300个以上。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力争到2027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速达到18%以上。
四、实施创新平台提能工程
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力争到2027年,全市建成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达到200家以上。
加强创业孵化平台建设
力争到2027年,全市省级以上创业孵化平台达到50家以上。
加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
力争到2027年,全市布局概念验证中心3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5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0家,打造应用场景10个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0亿元。
五、实施创新生态优化工程
强化创新人才引育
实施“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博士服务团”等计划,深入开展“校友回乡”“楚商回乡”等活动,推动黄冈籍在外科技人才、高校师生回乡创新创业。
强化知识产权运营与保护
力争到2027年,全市专利转让数量突破1800件。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5件以上、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60家以上。
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力度
持续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滴灌行动”,实施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科技人才贷等信贷产品,力争到2027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
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