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7月10日起,河南省三级医院将率先试点免陪照护服务,旨在将家属从住院陪护中解放出来,由专业团队接手病人生活照护。
近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医疗保障局、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制定《河南省医疗机构开展免陪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自2025年7月10日起,全省三级医院将率先试点免陪照护服务,旨在将家属从住院陪护中解放出来,由专业团队接手病人生活照护。
免陪照护服务的核心,是在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自愿选择的前提下,由护士或经规范培训的医疗护理员,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提供专业的生活照护。《方案》特别强调,医疗护理员并非卫生技术人员,其工作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不得从事医疗护理专业技术性工作,确保服务边界清晰、安全规范。根据《方案》,试点将优先在老年医学科、神经科、心血管科、普外科、骨科等一级护理需求集中的科室病区开展。全省三级医院“先试先行”,遵循“成熟一个、开放一个”的审慎原则,逐步提高服务覆盖面。
住院患者都必须选择免陪照护服务吗?“不是的,免陪照护服务工作主要是满足有陪护难题的家庭,减轻群众住院陪护人力负担。”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相关人士强调,对于有条件陪护的家庭,传统模式依然可行。《方案》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在免陪照护病区还应预留出病房用于收治不接受免陪照护服务的患者,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自主选择权。服务提供两种模式:一对多基础照护,每人每天150元;一对一专属照护,每人每天240元,服务内容聚焦生活照料,涵盖助餐、助浴、助洁等日常所需。
如何确保付费服务的专业与可靠?《方案》构筑了多重保障体系。《方案》提出,加大免陪照护服务病区护士配备力度,原则上病区护士与实际床位比不低于0.6∶1。医疗护理员应逐步按照《医疗护理员培训大纲(试行)》《医疗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等接受培训,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同时,《方案》要求医疗机构制定详细服务标准,将护理员服务质量与科室考核硬性挂钩,形成培训、服务、监督的完整链条。此外,《方案》鼓励在免陪照护服务病区优先建设智慧病房,运用智能呼叫、数据采集等技术提升效率。明确鼓励商业保险开发或升级产品,覆盖免陪照护服务费用,减轻患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