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做饭时被刺伤,抢救9天后不幸离世
创始人
2025-07-04 17:16:54
0

近日,浙江温州乐清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起死亡病例,一名老人在家处理青蟹时,不慎被其腿刺伤左手。在被刺伤23小时后,老人的左手臂出现明显红肿热痛,并伴有头晕乏力症状,遂被家人送往医院急诊,随后医生当机立断为其行左上肢截肢术。

令人没想到的是,经过9天时间抢救,老人仍不幸离世。

清洗青蟹时被刺伤

23小时后就医生命垂危

据医院文章称,该老人的左手被蝤蛑(记者注:即青蟹)刺伤后,本以为只是小伤,贴上创可贴了事。之后,手部伤口有些肿胀,但老人也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刺伤23小时后,第二天一大早,老人的左手臂出现明显红肿热痛,并伴有头晕乏力症状,遂被家人送往乐清市人民医院急诊急诊验血显示:肌酐 179.30μmol,医生考虑为“脓毒性休克创伤弧菌感染和急性肾衰竭”,并因病情随时可能变化,立即将患者收住重症医学科治疗。

入住重症医学科后,老人的呼吸费力,胸闷,左上肢疼痛明显,评估疼痛NRS评分3分,医生用敏感双联抗生素、机械通气等对症支持治疗。入科1小时,老人的上肢伤情进展迅猛,出现了坏死性筋膜炎,手外科急诊行“筋膜皮瓣移植术+软组织病损切除术+筋膜间隙切开减压术”,不曾想局部清创效果不佳,老人的左上肢继续恶化并出现了肾衰表现,医生当机立断为其行左上肢截肢术,术后又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遗憾的是,经过9天时间的抢救,老人还是不幸离世。

致死率极高!

如何预防创伤弧菌感染?

据澎湃新闻,青蟹在温州当地被习惯称为蝤蛑,它栖息于温暖而盐度较低的浅海,体呈椭圆形,青绿色,头胸甲短而宽,肉质细嫩腴美,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美食。

据悉,创伤弧菌,广泛存在于近海海底、海底淤泥和和海产品中,分布极广,富含蛋白质的牡蛎、毛蚶、贻贝、对虾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较高,海鱼中该菌的污染水平较低,在淡水鱼虾中较少见。感染创伤弧菌后,48小时内死亡率会达到50%以上,如果超过72小时未接受有效治疗,则感染的死亡率将会趋近100%。

一旦感染创伤弧菌,其局部症状有红肿热痛(小伤口突然变“火山口”,周围皮肤发烫、发紫)、闪电溃烂(24小时内可能出现流脓、发黑、起水泡);全身症状有高烧寒战(体温飙到39℃+,冷得直哆嗦)、血压跳水(头晕眼花、冒冷汗——休克前兆)、上吐下泻(肠胃像被“海鲜刺客”捅了刀子)。

那么,海洋创伤弧菌青睐哪些人群?

绍兴市人民医院SICU主任孙雪东告诉记者,创伤弧菌更青睐酒精性肝硬化;原有肝病以及慢性肝炎的患者;喜欢酗酒,但没有肝病纪录;遗传性血色(铁)沉着病;有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地中海型贫血、慢性肾衰竭、淋巴瘤患者。

“创伤弧菌这个‘海洋杀手’虽然凶险,但完全可以预防。”孙雪东强调道,有时候处理海鲜时的一个防护手套,受伤后的一次彻底消毒,很有可能就是守护生命的关键防线。如果不慎受伤并出现疑似症状,请立即就医。

此外,创伤弧菌具有嗜盐性,切勿使用生理盐水或将盐撒到伤口上,以免加重感染。

再次提醒:处理海鲜请戴手套

处理海鲜时:

应戴厚橡胶手套(防刺穿);使用专用工具(避免徒手开生蚝/螃蟹)。

受伤后:

如果不小心被鱼虾蟹刺伤,应立即将血挤出,用清水冲洗,并用酒精消毒。

食用海鲜时:

应彻底煮熟(沸水>5分钟);避免用伤口接触腌渍生海鲜汁液。

周知!转发给家人、朋友!

来源 | 乐清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荆楚网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

星标🌟“扬子晚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生意宝:选举第七届董事会职工代... 证券日报网讯 7月4日晚间,生意宝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7月4日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经与会职工...
兴蓉环境: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 证券日报网讯兴蓉环境7月4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随着公司近年来加强市场拓展,业务规...
两家基金公司官宣自购!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25年下半场拉开序幕,在短短4天内,已有两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下主动权益...
未来一周重庆天气如何?来看→ 7月4日白天重庆市多云到晴气温22~40℃江北、九龙坡、南岸等28个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7℃渝中、大渡...
凝聚川渝合力·护航网络安全|2... 7月4日,“凝聚川渝合力·护航网络安全”2025第三届“旌湖论剑”网络安全活动在四川德阳正式启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