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通信简史》,人类连接万物的千年历程如浩瀚星河般在眼前丝滑闪过。从烽燧狼烟到5G光速,从驿马飞驰到万物智联,这部史诗不仅记录了技术的跃迁,更映照着人类对突破时空桎梏的永恒渴望。作为一名基层通信从业者,在字里行间穿行,那些冰冷的设备、复杂的协议、宏大的网络,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的光晕,与我日常的跋涉与思考产生了奇妙的共振。掩卷沉思,《通信简史》给予我的最深启示,在于如何在通信的宏大叙事中,锚定个体的“浪漫”坐标——认清形势、坚定信念、强健体魄。
认清形势,应于历史洪流中清晰定位。《通信简史》清晰地揭示了每一项颠覆性技术的诞生,都伴随旧秩序的震荡与新格局的混乱。电报的普及曾让驿马失业,互联网的崛起重塑了信息霸权。身处其中的个体,常如书中描述的早期电报员,面对摩尔斯电码的洪流,既兴奋于连接世界的可能,又焦虑于自身技能在飞速迭代中的脆弱。这何尝不是当下通信人的写照?我们构建着连接万物的基础设施,自身却常被技术浪潮裹挟,陷入对AI替代的隐忧、对知识过时的恐慌、对个体在庞杂生态链中价值定位的迷茫。《通信简史》的智慧在于,它告诉我们:“认清形势”绝非消极认命,而是在技术演进、需求多元、竞争加剧的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历史定位感”,理解个体与时代的共舞,承认个体的局限,并非所有创新皆由己出,也非所有难题能独立解决。“经历阵痛是进步的常态”,每一次网络割接的通宵达旦,每一次协议适配的反复调试,每一次业务服务的压力倒逼,都是通往“更强大未来”的必经之路。从古人对“家书抵万金”的期盼,到今日对流畅视频通话的需求,本质从未改变,这份清醒,是在信息洪流中定位个人价值的永恒指引。
坚定信念,以连接之光穿透迷雾。纵观《通信简史》,最动人的莫过于人类对打破隔阂、紧密相连的近乎本能的信念。从飞鸽传书的浪漫寄托到海底电缆的惊险铺设,再到卫星通信的苍穹组网,驱动这一切的,是一种超越时代局限的“超验直觉”——坚信沟通的壁垒终将被打破,信息的孤岛终将相连。从“大哥大”到5G赋能千行百业,每一次技术革命的爆发,都源于对这种深刻需求的激情回应。我们手中的智能终端、架设的基站、维护的网络,正是古人“天涯若比邻”理想的科技结晶。这份信念也支撑着通信人在实验室反复优化算法,在崇山峻岭间架设光缆,在用户反馈中迭代服务。它告诉我们,即使眼前是技术荒漠或市场寒流,只要信念如磐、持续行动,梦想终将照进现实。
强健体魄,应以身心坚韧承载连接使命。《通信简史》不仅书写辉煌,也隐含着代价。高强度、高风险、快节奏,是通信行业普遍现状。从早期电报员在恶劣环境下的坚守,到现代网络7×24小时保障的压力,从业者始终面临身心双重考验。历史启示我们,“强健体魄”绝非简单的体能要求,而是需要个体身心的全面韧性。如同网络关键设备需要多重备份,通信人须具备抵御高压、快速恢复的心理韧性和支撑持续作战的生理基础。有效的压力管理、健康保障,才是通信人和网络“永不断线”的动力。唯有身心状态蓬勃,才能跳出琐碎,在技术迭代中保持学习力,在繁杂事务中激发潜能,实现个人成长与行业贡献的统一。这既是《通信简史》中大师们的生存智慧,也是当代通信人在数字浪潮中保持定力的必修课,更是《通信简史》赋予我们最珍贵的个人成长馈赠。
(作者系中国移动郑州分公司员工)
上一篇:商圈暑期文化消费火热
下一篇:抗日英烈许子和:侠义柔肠勇护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