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投诉“爆表”,银行靠疯狂“电销”续命?
创始人
2025-07-04 13:27:23
0

广告短信一天数条、骚扰电话日均3-4通,甚至深夜还被AI"夺命连环call"滋扰……面对银行信用卡病毒式“强推销”,终于有消费者“亮剑”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市民胡先生不堪忍受招商银行信用卡的“狂轰乱炸”,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经法院调解,胡先生当庭收到被告方的道歉并在事后获赔精神抚慰金5000元。

事实上,胡先生的胜诉只是揭开了信用卡电销乱象的冰山一角。数据显示,2024年,仅第三方投诉平台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就累计收到与信用卡相关的客诉超1.4万条。

而这一现象,也具象在各大银行的财报中。

01

信用卡成客诉“高发区”

信用卡投诉,已成为银行客诉“高发区”。

以“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为例。其2024年财报显示,收到监管渠道、95555渠道、信用卡中心渠道消费者投诉及其他渠道消费者投诉合计20.60万笔,其中,信用卡业务投诉量占比26.74%,约为5.51万笔,较2023年的2.91万笔激增89%。

往前追溯,2020年和2021年,招商银行只披露了来自监管部门转办投诉,分别为2.8万笔、2.16万笔,其中,信用卡投诉占比63%、61%。以此计算,大概为1.76万笔、1.32万笔。

自2022年起,招商银开始公布全渠道投诉数据。2022年、2023年合计投诉量分别为24.83万笔、16.03万笔,信用卡业务投诉占比38.28%、18.19%,约为9.5万笔、2.91万笔。

建设银行也没少被客户“反向表扬”。2024年,该行共受理消费投诉15.49万件,其中,信用卡投诉4.32万件,占比27.88%。

不过,比之民生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信用卡投诉的量级都是“小意思”。

2024年,民生银行共受理客户投诉约20.53万件,其中,信用卡投诉量达到14万件,较上年的13万件继续攀升,占比达到68.2%。

也就是说,民生银行每接到10件投诉,有7件都与信用卡业务有关。

工商银行亦当仁不让。2024年,该行共处理28.4万件投诉,信用卡业务投诉占比为23.4%,约6.65万件。

总的来讲,过去一年,随着金融消费投诉量的走高,大部分银行的信用卡投诉量都水涨船高。天眼查显示,《2024中国金融消费者投诉指数年度报告》指出,2024年,金融消费者投诉总指数从1月的100基点增长到12月的216.67,月均复合增长率达7.28%。

值得一提的是,投诉量的上扬态势是在2024年7月信用卡新规正式实施后,监管要求银行全面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背景下出现的。

02

信用卡“遇冷”,银行焦虑

投诉量“爆表”背后,是银行难掩的无奈:信用卡“遇冷”,业绩承压,不得不依赖“广撒网”式电销,甚至加速布局AI外呼,来寻求突破。

根据央行发布的《202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至2024年末,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共计7.27亿张,较2022年末减少8000万张,环比降幅达1.35%;较2023年末减少了约4000万张,同比降幅达5.14%。

这已经是信用卡总量萎缩的第三个年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该数字分别为8亿张、7.98亿张、7.67亿张。

相比2021年前银行新增发卡量动辄亿张,大小商户都踊跃办理POS机,全国消费者都沉浸在刷卡愉悦中的繁盛图景,如今的信用卡变得萧索、落寞。

当时代红利消退,就算是头部金融机构也难独善其身。从信用卡业务的标杆——招商银行的“答卷”中可见一斑。

财报显示,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信用卡交易额44,185.59亿元,同比下降8.23%;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885.08亿元,同比下降2.46%。

信用卡收入中,利息收入643.56亿元,同比增长1.32%;非利息收入241.52亿元,同比减少11.30%。

回踩时间轴,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演进和行业轨迹基本一致:2021年前上行加速,2022年起掉头向下。

2022年—2024年,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交易额分别为48149.67亿元、48149.67亿元、44185.59亿元,收入分别为920.5亿元、907.43亿元、885.08亿元,三年交易额减少近4000亿元,收入缩水35亿元。

信用卡业务的不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商银行的整体业绩。2023年、2024年,其营收连续两年下滑,分别为3391亿元、3375亿元,归属净利润虽然还在增长,但增速已大幅放缓,分别为6.22%、1.22%。

“前信用卡之王”广发银行的情况似乎更显窘迫。

据柒财经了解,该行向来以推广强势、发卡量大著称,但近年来信用卡业务陷入“瓶颈”。

2024年,广发银行遭遇近17年来首次营收、净利润 “双降”:营收692.37亿元,同比减少0.63%,净利润152.84亿元,同比减少4.58%。

抽丝剥茧,占据营收半壁江山的信用卡业务是拖累业绩表现的主因。去年广发银行的个人银行及信用卡业务营收为313.5亿元,同比大降16.3%。

客诉问题也在不景气的环境中集中爆发。2024年,广发银行共接收监管转办的投诉共计15531件,其中86.4%为信用卡相关,包括“强制年费”“产品权益变更不透明”“服务响应不及时”等。

更令银行头疼的是,下行周期,由于缺乏规模稀释,往往会加快信用卡风险释放和外溢的速度。广发银行就是例子,2024年该行信用卡不良率陡然抬升至2.19%,比2023年增加0.6个百分点,在股份行赛道“遥遥领先”。

不少业务人士认为,信用卡实际上已进入衰退期,银行面临的挑战很大。

03

银行不“躺平”

过去数年,国内有效信贷需求不足,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持续下调,政策强调支持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等因素,让一贯“躺赚”的银行过起了“苦日子”、“紧日子”。

所以,即便信用卡业务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银行也不敢放弃,而是多途径、多举措展开“自救”。

一方面,改变过往粗放式运营模式,精细化分层,聚焦客户实际场景需求。

比如,交通银行信用卡创新的“拼团”玩法,精准定位商旅人群,在航旅场景中得到灵活运用。

活动期间,新客户提交办卡申请即视为开团,开团后的72小时内邀请1位新客户办理交通银行东航信用卡并提交办卡申请,即视为拼团成功。拼团成功后,双方各自消费达标,可分别获得3000“东方万里行”里程积分。东航白金卡的新客户,达标后最高还可获得18000“东方万里行”里程积分。

“信用卡+拼团+出行场景”的组合,不仅强化信用卡产品的使用频次,也在高净值人群中建立了产品粘性,进一步扩大了在航旅场景中的品牌影响力。

再如,春节期间,乘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高热度,中信银行推出IP主题卡——“中信银行颜传奇英杰系列哪吒银联白金卡”,消费达标可享有线上、线下观影优惠,吸引年轻客群对品牌的关注,提升在z世代心中的品牌认知度。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新月异,让银行想到“歪招儿”,即通过科技革新传统的“广撒网”电销手段。大家都与时俱进地争着上线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使用更便捷的AI外呼技术,以加大获客力度、拓客成效。

柒财经注意到,6月25日,华夏银行在官网贴出了一张AI外呼运营项目供应商征集公告。

公告要求,协助采购人进行AI外呼营销策略制定。针对不同客群的特征、需求及行为模式,运用大数据分析与市场研究手段,定制差异化、个性化的营销策略。

中国银行先知先行,旗下安徽分行已公布“AI远程银行(云维)外呼运营外包服务项目”的评标结果,中标单位为科大讯飞。

但不容忽视的是,AI外呼技术的快速普及正加剧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越来越多的“胡先生”正感到烦不胜烦。今年“3・15”晚会就曝光了金融行业利用AI外呼机器人对用户电话骚扰的现象。

对银行来说,如何平衡信用卡业务的利益与用户体验,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马龙,当选新职务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7月3日下午在京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全国青...
清华大学启动最新或2023(历... 有志于从事经学和出土文献研究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今年有望进入清华大学的大门。记者今天从清华大学福建招生...
最新或2023(历届)北京航空...  高校自主招生报名本月陆续启动,20所在京试点高校已经公布招生简章并陆续开始报名。与传统“笔试+面试...
三部门调拨2.5万件物资支持辽...   7月4日,针对四川、甘肃、辽宁等地强降雨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等情况,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京东健康全网首发,信达生物自研... 近日,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减重创新药物信尔美®(通用名:玛仕度肽注射液)在京东健康全网首发。该药是全球...